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我思依然 > 第90章 神现06

第90章 神现0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君犯上,是嫌自己命太长了吗?”

旁边,纪铎立即劝说:“音音,你就把夜珑献给陛下吧,不过一个护卫而已。”

希音遽怒,他们把阿珑当什么了?

“请陛下三思。”她低头俯身,缓缓将头叩于地面,随即静待不动,以此声明自己的坚持。

周围安静须臾,她感觉景瑞的杀意掠过自己头顶。

有纪铎在旁,自己性命应当短时间无忧。

阿珑,她必须要护。

一旦阿珑进了宫,宫内遍地阴谋算计,景瑞又心思深沉,没有自己在身边护着,她如何能放心?

“来人”景瑞出声:“把她给朕…”

纪铎立刻也跪下:“陛下恕…”

身边一阵风袭过,两人声音戛然而止。

希音不安之下抬头,赫然发现

夜珑劫持了景瑞。

夜珑将景瑞拖坐在一旁墙边,背靠着墙,用胳膊从后勒住景瑞的脖子,一把短刀横在景瑞脖侧。

为了不让景瑞乱动,夜珑紧贴他背部,腿缠于他腰间。

用坐姿,大概是她个子比景瑞矮,坐在地上更容易控制他。

希音见状眼前一黑。

这下,她和阿珑性命危矣。

夜珑眼神寒凛盯着景瑞:“敢动小姐,我杀了你。”

希音急喊:“阿珑,快放开陛下。”

纪铎扶她一同站起:“夜珑,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景瑞侍卫拿刀围成一圈,不敢轻动。

“都别过来。”夜珑的刀又向景瑞脖颈逼了逼。

景瑞眼神空直,也不知是不是被吓到了,神思不属,有些不在状态。

很快,希音发现景瑞的脸逐渐潮红,呼吸急促起来,额头沁出细汗。

这个样子,不太像害怕,倒更像…情欲发动。

再看看阿珑那缠在景瑞腰间的腿…怪不得景瑞如此反应。

“陛下,陛下”有侍卫出声唤他。

景瑞顿时回过神,声音低沉隐忍,对夜珑说:

“朕没想动你家小姐,只想吓唬吓唬她。她是纪卿的妻子,朕岂能随意杀她?”

夜珑面色稍缓,但刀仍然未去:“没有什么能将我和小姐分开,除非我死。”

夜珑说这句与之前那句时,目光虽寒,然语气是平铺直叙的,好似背文章般毫无起伏,加上少女特有的单纯嗓音。

她不是在威胁,而是在陈述。

陈述现在以及将来的事实。

景瑞一顿,脸上风云变幻:“朕是皇帝,你若进了宫,朕可以给你想要的一切。”

夜珑歪了歪头:“和小姐永远不分开,就是我想要的一切。”

景瑞僵住。

这时,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夜珑难受动了动,微微换了下姿势,脸颊碰到了景瑞的耳朵,腿也移了移。

景瑞瞬间拳头紧握,额头青筋突起:“好,朕不动希音,也不让你们分开。你…你先把腿松开。”

希音见此情景:“阿珑,陛下答应你了。你快放了陛下,到我这儿来。”

夜珑看了看她,立即松开景瑞,朝她奔来。

希音抱住夜珑,附在她耳边低声:“即刻去赫都郊外采雾葵,随后我去找你。”

景瑞看起来对阿珑有意,但毕竟是弑君大罪,谁知道景瑞会不会翻脸?

她先支开阿珑,以阿珑的武功,景瑞要想问罪也抓不到她。

夜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走啊”希音愈发心急。

“希音”景瑞声音猛然在背后响起。

希音反射性把夜珑护到身后,心惊胆战:“陛下”

景瑞注视着夜珑,对希音说:“以后你进议政处当值,朕准许你带她作为护卫同行。”

希音:“臣遵旨。”

景瑞望向夜珑的眼神里,夹杂着未退的情欲和强烈的侵占气息。

夜珑侧移一步,彻底避开景瑞的视线。

景瑞收回目光,转身离去。

“恭送陛下”“恭送陛下”…

等景瑞车驾离开远去,希音才找回自己的呼吸,庆幸自己和阿珑的性命应是保住了。

希音回到正堂,拥住夜珑温语:“阿珑,没事了,你继续玩耍去吧。”

“嗯”夜珑听话离开。

纪铎走过来:“音音,你…”

希音打断他:“纪铎,我现在不想说话,让我安静一会儿。”

希音没理他,径直走向内室,进了房间躺到床上。

她终于有时间思考。

景瑞没追究问罪,到底是因为被阿珑激起了身体欲望?还是动了几分真心?

他应该喜欢阿珑吧?

阿珑那么可爱,谁会不喜欢?

此前,由于景瑞是皇帝,处于这个社会剥削链的顶端,加上祖父的事,和前几代皇帝一贯的狠毒作风。

她对景瑞有天然的敌意,不想与他产生任何瓜葛。

却忘了他才十六,也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

现在抛开她的喜好来看景瑞,

比阿珑大一岁,年龄合适。

相貌才能出色,满足标准。

但性格是个问题,他是皇帝,自傲霸道的毛病少不了,而且心思深沉。阿珑白纸一张,被算计了都不知道。

他性能力应当可以,性服务估计不好。

景瑞现在是无后宫,但以后的妃嫔少不了,不好解决。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景瑞对阿珑的喜欢有多少?能持续多久?

万一某天景瑞不爱了,以阿珑脾气,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命?

总体来看,景瑞不能算阿珑的良配。

希音顿时觉得自己想远了,阿珑会不会喜欢他还不知道呢。

若阿珑不喜欢,她定想法设法打消景瑞的念头。

若阿珑喜欢,景瑞即便贵为皇帝,想追求她家阿珑,也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

今日之事异常凶险,她本应告诫阿珑不可再对景瑞动手。但想到阿珑若真这么做的话,岂不是要被景瑞欺负?

如果代价是阿珑自己受到伤害,那么皇帝该揍还是得揍!

左右是景瑞自己找上来的。

只是,希音想到阿珑说要和自己永远不分开,她担心阿珑不清楚什么是喜欢。

那她可怎么办才好?

希音想着想着,渐渐睡着了。

第二天,景瑞派人给她送来官服和腰牌。

东照的七品官服是青色圆领袍,她穿上有些宽大。

第三天早晨

她带着阿珑和纪铎一同进宫前往议政处。

景瑞说的是准许她带阿珑,但她知道是必须。

不过她没有很担心,因为阿珑在她身边,纵使有什么事,她也能及时周旋。

到议政处,景瑞给她三人单独拨出一间屋子办公。

不过景瑞没有出现,也没有召她和阿珑去见他。

之后十天

景瑞同样没出现,只不时送来茶水和点心。

转眼间,到了三月初三。

太后在赫都东侧的瑶华苑办瑶华宴。

瑶华宴是依照琼林宴而设。

琼林宴是男子科举后为新科进士举办的宴会,在赫都西侧琼林苑举行。

道兴三年,太后也想把京中有才能的小姐夫人们聚起来,赏春景热闹热闹,于是有了瑶华宴。

宴会上年轻的小姐们可以比拼才艺如诗词、刺绣、绘画等,赢得太后赏赐的彩头,年长的夫人们一般负责品评,选出最佳的几位,由太后裁定名次。

宴会上还有各种宫外不常见的御贡美食、名花奇草和各种精巧玩意儿,因此女子们很乐意参加。

但并非所有赫都女子都能进入,首次参加需有夫人引荐,诗画这些本是高门大家的女孩们才有机会学的,加上不能不愿来的,因此参与人数每年大约在七八十人左右。

之所以放在三月初三,除了时值踏青游春好时节,还因为这天是上古重要的节日,上巳节。

上巳节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时期的祭祀活动。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春暖花开,万物生长。

部落女巫,又称大祭司,领众女子至河畔,用兰草香草之汤沐浴,除晦去邪,为祭祀女娲做准备,即祓禊。

祓禊仪式后,大祭司会让众女子着华服盛装,祭拜女娲母神,祈求生育和丰收。

祭神结束,盛装的女子们会与部落的男子们自由相会,载歌载舞,互传心意,表爱定情。

上巳节,原为上祀节,是以女性为中心的隆重节日。

自黄帝之后,中原由男性掌政权,男权为打压女性及女神地位,限制女性祭祀权力,不愿民众祭拜女娲,逐渐禁止了节日祭祀活动。

上巳节仅余水边沐浴、游春踏青、青年女男相会的娱乐性质。

民众不忍抛弃祭祀女娲的传统,在民间编出‘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把这天传成黄帝诞辰,想借祭祀黄帝的名义,恢复对女娲的祭祀。

但男权及皇权并没有买账,民众只能私下悄悄供奉女娲。

再到后期宋代,男权对女性的束缚更加严重,限制女性出门,剥夺女性自由择偶的权利,判定女男自由相会相恋有违‘礼教’,致使女子无法参加上巳节。

从此上巳节逐渐没落,慢慢被中原社会遗忘。

唯有当初不愿归顺黄帝、逃离他地的九黎族遗部,和偏远地区没有被男性政权影响同化的少数民族,还保持着三月初三的祭祀歌舞活动直到今天,例如壮、苗、瑶、黎、侗、畲、土家族等。

而这些过三月三、各种不同名字上巳节的民族,母系之风浓厚,女性地位普遍较高。

这些民族,除了被男性政权发动的战争逼迫地不断迁徙之外,自身族群文化能够平稳传承延续几千年。

足以证明母系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上巳节代表了母系社会的缩影,见证了女性地位的变迁。

太后想重兴上巳节,因此把瑶华宴定在了这天。

希音告了假,和夜珑穿上华丽的衣裙进了瑶华苑。

太后特意嘱咐过,既然是女儿家的宴会和节日,就要穿上最最漂亮的新衣,打扮成最最美丽的样子,不必顾忌老一辈的目光。

她照例易了容,和往年的妆容差不多。

瑶华苑内已来了许多姑娘。

晴空升灿阳,和风吹碧波,叶密百花盛,彩衣丽人行。

希音和夜珑边赏景,边前行着。

很快到了巳时,众姑娘皆前往中央花园,向太后请安。

希音夜珑也一道。

太后坐在一个凉亭里,一身淡蓝锦服,雍容华贵。

太后今年三十六,岁月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多少风霜的痕迹。

她气质端庄和雅,沉静不失威严。与她相近的人,仿佛也受其感染,蓦然宁静下来。

夫人及小姐们纷纷行礼:

“臣妇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臣女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都平身吧。今日宴会不用拘礼,先吃好了玩够了,下午再让大家领略领略各位姑娘的才华。”

“谢太后娘娘。” “谢太后娘娘。”…

希音和夜珑退到稍远的地方,品赏着长桌上的点心,偶尔望向众人簇拥中的太后,这个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

希音想起了关于太后的一些往事。

太后名为姜允,太傅孙女,十七岁被宏光帝赐婚给当时十八岁的太子景曜。

太傅之职,有高名无实权,宏光帝有意削弱太子景曜的势力。

景曜和姜允婚后相敬如宾,只是两年不曾有嗣,直到景曜夺位登基的次年,才生下唯一一子景瑞。

之后景曜虽有其他嫔妃,却再没有子女降生。

群臣有诸多猜测,至景曜驾崩时,方有定论。

此前帝陵刚建好,景曜便将一未知女子棺椁送入帝陵。景曜驾崩前更是下旨,与那名女子合葬,而且只与她合葬,姜允作为原配皇后也不能进入。

群臣恍然大悟,原因大概在那名女子身上了。

景曜驾崩前,也是姜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