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接风洗尘,第二天就得开始干活。
本地的春种将至,要趁着春种之前将地都翻了,底肥也要准备好。
丹池的任务是准备底肥。
古妖的消化能力与其它族群似乎不同,其它智慧生物拉出的五谷轮回之物可以发酵成肥,古妖拉的完全无法废物利用。
因而古妖大力发展轮作、绿肥与养殖业,以绿肥与轮作减少土地肥力消耗,再将农场养的禽畜屎尿并干草、塘泥、果核果皮、蚕沙、吃剩的动物骨头、海藻等材料做成粪肥,多管齐下,保持土地肥力。
也不是第一次服徭役,制肥的味道还在丹池的忍受范围里,就是繁琐,不同的禽畜屎尿需要与不同的材料搭配,做成的肥用途也不同,有的只能做底肥,有的只能做追肥,有的都可以。
丹池干了三天,感觉自己满脑子都是各种禽畜屎尿与不同材料的比例搭配,但这不是最难受的,最令人难受的是伙食水平的下降:一日四餐,餐餐都是豚肉。
虽然都是肉,但豚肉腥躁,远不如羊肉与牛肉好吃。
遗憾的是,农场里的牛羊平时不能随便杀。
直到第四日,四百流动农人到来,仓库里早已准备好的犁都拉了出来,套上耕畜。
反正双月高悬,月色明亮,古妖也没有什么夜盲症,为了效率,农场里五百余人分成三班,昼夜翻地,耕畜累了,便换一头,铁犁除非坏了,否则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不能停。
如此高强度的劳作,不多吃有营养的食物,不论人还是耕畜都会迅速死亡。
耕畜的伙食变成一天六顿,顿顿有粮食有干草有盐有糖,杂食如犀渠兽,更是顿顿有肉。
耕畜尚且如此,何况农人。
农场每日宰羊两百头,鸡鸭鹅若干,众人一天五顿,顿顿羊肉与家鸭鹅肉。
然,丹池完全体会不到羊肉的甘美,劳作太累,出汗甚多,吃饭时,饭里没放盐完全吃不下,而盐放得太多,吃得下却失去了味觉。
如此忙碌七天,地都翻完,流动农人离开,前往下一站,留守农人则开渠放水漫灌浇地。
第二批流动农人到来时,再翻一次地,之后施底肥,耗费十日,这期间同样每天宰羊三百头。
施底肥后要等十到十五天才能春种,但第二批流动农人也没闲着,带着红木、檀木、杉树、黄花梨等树苗进入山林栽种。
留守农人则浅耕农田,让土壤更加松软,与底肥、空气充分接触。
令人欣喜的是,劳动强度下降,丹池吃羊肉时总算能吃出味道了。
农田可以播种时,流动农人也从山林里出来,五天搞定播种,马不停蹄赶上下一处。
随着这一批农人离开,农场里的伙食再次恢复最开始的每天宰豚。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吃掉万三千头羊,鸡鸭鹅无数,农场养的羊被吃得只剩下母羊与羊羔,再馋羊肉也得给羊群恢复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