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岁岁今朝 > 第125章 温胆汤

第125章 温胆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意清刻意忽视了“淇”悲伤的一面,笑着夸赞:“纯净悠长,他一定会一生顺遂平安。”

江舒窈抱着他轻轻摇着,闻言,笑得很轻,“但愿吧。”

要说的都已经说完,江舒窈不再久留,怀中抱着江淇,身后跟着滕荇,回到了隔壁院子。

她走后,刘阿婆犹豫再三,还是向几人开口,询问昨天发生的事情。

李意清和毓心一眼,如实讲了出来。

昨日发生的事情太过匪夷所思,即便她们已经尽可能平静的叙述,刘阿婆还是被气得喘不过气。

“我早就看出来那滕家的不是什么好人,十年间只带她回去两次,畜生都不如的东西。”

刘阿婆一边说,一边呸了一声。

“这孩子也走运,遇到你们……可是姓滕的那厮不是什么好相与的,那孩子恐怕还要吃苦头。”她的声音渐渐变低。

李意清也知道这件事情总有一天需要解决。

江舒窈被滕子鹤的花言巧语蒙骗了十年,可是这十年间,付出的情感却不是假的。

她至今记得江舒窈初次见她,当谈起自己夫君姓滕名子鹤时的笑颜。

那时候的笑有多美,此刻就有多心碎。

两人的关系还能回到从前吗?

还有家中的兰翠。

刘阿婆愤愤道:“家里的兰翠也是一个苦命人,都是滕家那一家子不当人,活生生把两个黄花闺女害成这副模样,这样的人,将来必定要和那些天杀的人贩子一样,下十八层阿鼻地狱。”

她说的怒气冲冲,脑海中浮现江舒窈数年来的扶持,心中酸涩难当。

这样好的人,怎么就遇到了这种事。

她想起今日江舒窈怔怔看着院墙外飞鸟失神的模样,只觉得亲生女儿被人残害的痛也不过如此。

她怕江舒窈还是忘不了那个姓滕的。

李意清倒了一杯茶水,放在了刘阿婆的面前。

刘阿婆絮絮叨叨了很久,最后带上几分恳求的颤音对李意清道:“老婆子我这把年岁,过了今日还不知道有没有明日,我知道姑娘身份尊贵,不会久留此地,但是老婆子想舔着脸求姑娘一句。”

昨天的那声殿下,看来还是被听了进去。

李意清注视着她的视线,轻声道:“阿婆请说。”

刘阿婆起身作势要跪,被李意清紧紧拉住手。

“阿婆,你说,只要是我力所能及,便不会推辞。”

刘阿婆一滴泪水从眼中滑落。自哭坏了眼睛后,她几乎再也不能落泪。

她泪眼婆娑地看着李意清,一字一句道:“姑娘在舒州的期间,照拂那孩子一二。”

李意清沉默了片刻。

一滴烛花从蜡烛下滚落,从窗隙偷跑进来的飞虫被温暖的烛火吸引,朝着烛火飞去。

“嗞”地一声,划作飞烟。

李意清闭眼,再睁开眼时只剩下一片清明。

“好,我答应你。”

李意清郑重地道:“只要我还在舒州一日,就不会有人会让舒窈姐姐受委屈。”

刘阿婆瞬间泪如雨下。

诚如她自己所言,她只是一个半截身子快要入土的老人,今朝脱了鞋和袜,未省明朝穿不穿。

房子地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她知道李意清不一定看得上这点屋子,可是在她心中,卖了换成银钱,给江舒窈留一些吃用,剩下都给李意清。

算是她些微的报答。

刘阿婆接过李意清递来的手帕,胡乱擦去脸上的泪水。

“好了,时候不早了,我也先走了。”

她迈着蹒跚的脚步一点一点走远。

毓心和茴香都揪心的不行。

昨日清风居“人满为患”,今日突然一个个离开,忽然就觉得身边空荡了下来。

李意清最先从这样的情绪中脱离出来,而后语气略显轻松道:“好啦,不管怎么样,生活还是要继续的……茴香你闻闻,是不是红枣炖鸡已经好了?”

茴香顶着苦哈哈的一张脸立刻像小狗一样仰头嗅着空气中的味道,甜蜜的枣香混着鸡汤的味道直冲脑门。

“我去看看。”

茴香立刻迈着欢脱的步伐走到炉子边,拿筷子戳了戳鸡肉。

“啊……”茴香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朝着李意清道:“殿下,还没有炖烂。”

李意清看着她蔫头耷脑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

毓心也在笑,伸手点了点茴香的鼻尖,“那就再炖一会儿就是,急什么,还担心吃不上鸡汤?”

洛石也在旁附和道:“就是啊。这个月估计每天都有炖汤,我都怕你会喝腻。”

茴香反驳:“才不会……我们明天吃骨头汤吧,里面放些干萝卜瓜和葵菜,肯定也很好喝。”

她想起今天买鸡的时候看到的猪腿骨,舔了舔舌尖。

李意清:“真是小馋猫。”

毓心和洛石也忍俊不禁。

几人聊了一会儿,等汤彻底炖烂,茴香将鸡汤和羊奶送给江舒窈,毓心将鸡汤送了一碗给刘阿婆后,四人才坐下来享用剩下的鸡汤。

昨天除了早上吃的那点东西,一整天滴水未进,现在温热绵软的鸡汤流入口中,几人都觉得原先的疲惫被一扫而空。

茴香昨天独立完成了熬乌梅汤这项重任,今天一看见李意清走到前院,立刻举手。

“我来我来,我昨天做的杜掌柜还夸了呢。”

李意清颔首:“好,那毓心来帮我一起做温胆汤。”

毓心应了一声,立刻上前帮忙将各类药材清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以便药性更好释放。

约莫半炷香后,两人将浸泡好的药材连同浸泡用的水一道倒入锅中,添上没过药材一寸左右的水,用大火煮沸。

等水开,转成小火慢煎,等药色出来,用滤网滤去残渣,温胆汤就煎制完毕了。

李意清闻了闻药味,见毓心尝了一口,问:“怎么样?”

毓心:“味道是对的,就是有点苦,若是添上少许大枣,再辅佐以姜片,效果会更好。”

李意清在心底默默记下。

“不过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毓心点了点头,“温胆汤能调理脾胃、化痰止咳、安神定惊、清热利湿,若是我,会买上一罐备着。”

温胆汤是煮好了,可是如何保存,成了一个难题。

乌梅汤本就是清热解暑的饮子,比起药性,大多人只当它是碗滋味不错的水。

可是温胆汤可算是实打实的补药,若是放在大瓮之中,显得过于随意。

再者,等到了明日,温胆汤早就凉了。

李意清陷入沉默。

“还需要重新计划啊。”李意清微微垂眸,思索了一会儿,转而看向已经熬好的温胆汤,“现在,当务之急是怎么保存……毓心,你记不记得,我们在东市上遇见的竹筒?”

毓心顺着李意清的提示回忆,“殿下,你说的是不是一个把一个个竹节做成小瓶的那个?”

李意清肯定的点头。

“就是那个。我记得当时看见的时候,是两文钱一个。”李意清看着面前的大锅,心底粗略盘算,“大概需要二十左右,四十文钱。”

毓心:“可是,殿下,原先定在五文钱一碗,虽然不赚什么钱,好歹还能让百姓愿意买,若是加上成本两文钱,七文钱,怕是会有很多人舍不得。”

五文钱一碗已经很便宜了,若是正经出售,不考虑民生,几十文钱也当得。

李意清抿唇:“那就改成七文钱,乌梅汤不变。”

毓心松了一口气,赚不了钱就算了,倒贴进去,可就真的划不来了。

她朝李意清点点头,“那殿下,我先去将集市上看看,买回来后分装。”

李意清“嗯”了一声。

毓心离开后,李意清看着锅中倒映的云天,陷入沉思。

忽然,她就想到了昨夜趁夜回来的元辞章——若是他在这里,或许会有解决方式。

李意清一边心疼他连夜奔波,可是又在心底期待元辞章的回来。

毓心回来后,看着李意清站在前院墙下发呆。

“殿下,你做什么呢?”毓心将一串整整二十四个竹节筒子带了回来,放在桌上后,走到李意清的身边。

毓心抬头看着墙瓦,“殿下,你昨晚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

李意清呼吸停止了一瞬,而后故作平静道:“昨晚吗?”

“是啊,洛石耳朵好,是他听见的。”毓心点了点头,“不过我当时太困了,看到他走来换灯芯,也没起身去看……后面应该没什么大事。”

李意清:“……嗯。”

所以,昨晚洛石知不知道是元辞章回来了呢。

李意清心里有一种和元辞章私会被身边下属看到的紧张。

“大抵是风声吧。”毓心自顾自地小声说着,转头看见李意清,有些讶然,“殿下,你怎么了?”

李意清耳朵发烫,面颊微红。

而且有一种说不出的娇嗔。

毓心几乎要沉醉她垂眸浅笑的模样当中。

“没什么。”李意清转移话题,“先打水将这些竹筒洗了……洛石呢?”

“他啊,应该在后院,我去喊他打水。”

“嗯。”

李意清点点头,从房中取出一个刀锉,将竹筒边边角角的勾刺磨平。

绑竹筒的人很有巧思,一根粗麻绳索,像扎爆竹一样,左一个右一个累码起来。

若是采上一些零碎的小花装饰,挂在墙上,也显得活泼有趣。

等毓心和洛石说后面水已经打好了,李意清刚好磨完最后一个。

将竹筒带到后院一股脑丢入水中后,三个人一人一边,拿着软布就开始擦拭。

茴香先一步忙完,看见三人,加入了其中。

三个人围在一起本是刚好,可是四个人则显得有些拥挤,茴香和洛石洗着洗着,就开始互相泼水。

原先李意清还能视而不见,直到一瓢不知道谁泼出来的水正好染湿了李意清的衣摆,三人忽然呆若木鸡,连手中握着的竹筒都忘了擦拭。

“殿下。”

李意清看着自己明显深了一片的衣裳,摸上去冰凉,神色平静地将手中的竹筒没入水中。

水咕噜咕噜在灌满。

三人还没反应过来,只见一阵水花,然后身前一阵潮湿。

“啊!殿下!”

李意清忍着嘴角的笑意,趁机在水缸中又装了一点水,“怎么啦!大家要湿一起湿。”

“好啊,殿下,这可是你的说的。”

茴香坏笑了一声,将手中的竹筒放在一旁,直接两只手浸在水中,上扬起一阵水花。

黄昏日光下,水花晶莹剔透。

毓心忍不住道:“茴香,哪有这样的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