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古穿今后嫁给霸总冲喜了 > 第37章 交易

第37章 交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叶先生……”

被秦知悯安排来的“卖家”一边小心翼翼地翻动桌上的文物,一边皱着眉头仔细端详。他看得格外仔细,生怕漏过任何细节。

终于,他放下手中的一幅绥朝字帖,长叹了一口气,摇头道:

“每一件都堪称国宝,这种级别的书画,要是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任何损伤,简直暴殄天物啊!”

桌上摆放的文物里有宣治皇帝的墨宝,有绥朝大家的山水精品,每一件都足以让任何收藏家为之疯狂。

“卖家”盯着这些作品,眼中不自觉流露出浓浓的不舍:

“叶先生,这样的东西,哪怕是计划需要。我也觉得……太可惜了!”

他是真的不忍心。

叶云站在一旁,不禁轻笑了一声。他伸手翻动了一下其中一幅画,柔声道:

“放心,这些都是假的,是我伪造的。”

在京的时候,他曾有幸接触过那些御用画师。画师还亲自教导他作画的技巧和心得,因此,叶云樵对他们的作画工艺了然于心。

那些画师的笔法、墨色运用的偏好,甚至落笔时的细微习惯,他都一一记在心里。

更何况,书法本就是他的长处,无论是运笔的力道,还是笔墨间的韵味,绥朝的风格早已刻进他的骨子里。

因此他制作出来的每一件文物,都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毕竟,除却时光的隔阂,这些字画本就是绥人所作。

“假的?”

“卖家”一愣,然后不由自主地凑近桌子,重新打量这些文物。他翻过来、调过去地检查,仔细观察每一处笔迹、用墨和画工。

看了许久,他摇着头,满脸不可置信:

“以我徐某人从事鉴定十几年的经验来看,这绝对不可能是假的!”

叶云樵拿起一幅山水画,指了指画中的某一处细节:

“这里,你看。这是洛青生的风格,可如果是他的真迹,按照他的作画习惯,落笔处的墨色应该更重,运笔也更流畅一些。”

“卖家”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盯着那处细节看了良久,眉头微皱,片刻后又舒展开来,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

“服了,实在是服了!”

他的目光重新落在叶云樵身上,眼里透着由衷的佩服。

现在的人模仿古人作画,多半是形似而神不似。

而眼前的这位先生,不但能模仿得如此传神,甚至连笔锋中那一丝绥朝的气韵都抓住了。

作画写字,有古人之形,更有古人之魂。

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心里疑窦丛生:“他怎么对绥朝的工艺如此了解?”

简直像是,绥朝的人穿越过来了一般。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他摇了摇头,嘲笑自己怎么也瞎想了。

他收回心中的感慨万千,神情变得认真起来,问道:“先生,那我接下来该怎么做?”

“杜荣联系你了吗?”

徐先生是古玩店的老板,秦知悯之前放出风声来,称徐先生手中有一批“家传之宝”准备出售。

为了让杜荣上当,秦知悯还让方曼仪利用她画家的身份做掩护,将这个消息“无意间”透露给赵冕。

只要赵冕听说了,杜荣肯定会知晓。

“还没有……”话音未落,徐先生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一个陌生号码跳了出来。他顿时一愣,抬头看向叶云樵。

叶云樵点头,示意他接听。

徐先生按下接听键,语气自然地说道:

“喂,你好。”

对方的声音透着一丝虚伪的热情,在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来意后,说道:“听说您有一批珍贵的家传文物打算出售,我们公司对这样的藏品很感兴趣。”

徐先生假装犹豫了一下:“是,我是有这个打算。不过具体的交易还是见面谈吧。”

电话那头顿了顿,随后问道:“那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们可以约个地点见面详谈。”

“在哪……”徐先生一副思索的模样,抬头看向叶云樵。

叶云樵拿起旁边的茶杯,蘸了一点茶水,用手指在桌面上迅速写下几个字。

徐先生会意,立刻继续说道:“就在我们店里吧,你也知道……这批东西价值不菲,我还是觉得在自己店里谈更安心。”

电话那头的人似乎没有多作怀疑,爽快答应:“好,那就按照您说的办,地址发过来吧。”

挂断电话后,徐先生缓了一口气,但神色仍显得有些凝重。他转向叶云樵,汇报道:“刚才的电话是‘珍为’艺术品交易公司打来的。”

“珍为”,就是杜荣和赵冕开办的那家公司。

徐先生问:“先生,这是不是说明他们……已经上钩了?”

叶云樵点点头,目光投向店内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那里隐约可见一小块装饰摆件。

里面已经安装了微型摄像头和窃听器。

“是,上钩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就不过来了。为了避免杜荣他们察觉异常,你尽量维持平常的状态。”

他转过头来:“杜荣不一定会亲自出面,大概率是派手下的人来验货,但这些人不会轻易相信你的说辞,很可能会问你一些试探性的问题。”

徐先生皱眉,有些担忧:“那我应该怎么说?”

“没关系,按照我之前跟你说的回答。如果有意外……”叶云樵指了指耳边,“到时候我会全程监听,一旦有问题,我会直接告诉你。”

“好。”徐先生明显松了口气,“那我就放心了,我会尽量配合。”

“别太紧张,你就把它当作一场普通的交易,保持自然就好。”叶云樵看出他的焦虑,安慰道。

他正说着,目光无意间落在柜台旁挂着的农历上,忽地一顿——

上面的红字清晰地写着:腊月廿一。

他怔了一瞬:“快过年了。”

徐先生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也跟着感慨了一句:“是啊,快过年了,这一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年底了。”

“提前祝叶先生新年快乐了。”

“新年快乐。”叶云樵回道,话音落下的瞬间,他的目光却失了焦,脑海中浮现出秦知悯的身影。

他已经出差了半个月了。

秦知悯出差前往外地,调查杜荣和赵冕的分工,追踪他们的账目和物流动向,尤其是他们将文物从海外运回国内港口的具体路径。

叶云樵回过神,微微颔首,温声说道:“不打扰徐先生了。”

在与徐先生告别之后,他转身走出古玩店。

古玩店外,寒风微起,街道上人来人往,年味渐浓。

两旁的树上挂满了大红灯笼,商铺面前贴着崭新的对联,几家杂货店的音响里传出欢快的“恭喜恭喜你呀”的旋律,一切都充满了喜庆的味道。

叶云樵站在街头,目光随意地扫过四周,他的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好奇地看着这个新时代的人们是如何迎接春节。

有家长牵着孩子的手;有小情侣们彼此依偎着;还有人忙着赶最后的年终采购,穿梭在人群中,虽显得有些匆忙,但掩不住对新年的期待。

这一切,是他曾想看到的样子。

千年前的北雊,烽火连天,马蹄声喊杀声不绝于耳,死伤者不计其数。临死前的那一刻,他心中唯一的愿望便是让北雊过上平和的日子,让百姓免于战乱之苦。

他没有机会亲眼见到战后的北雊,但在千年后的新年,他见到了这样安宁的江川。

也算是得偿所愿了吧。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在这热闹的气氛之中,他总是感觉到缺少了什么。

他走进一家专门卖对联窗花的店面,目光扫过琳琅满目的对联和剪纸花样,挑了几样适合的装饰品,想着带回家,为房间增添一点年味。

当他拿着东西走向柜台结账时,口袋里的手机突然振动了起来。

他向柜员抱歉了一声,侧身退到一旁,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屏幕。

在看到来电人名字的那一刻,叶云樵没有察觉到,自己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嘴角也不自觉地轻轻上扬。

电话接通,熟悉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

“阿樵。”

这一声,瞬间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叶云樵问道:“你那边怎么样,事情还顺利吗?”

“还好,账目线索捋清了大半,杜荣的这家公司果然做了不少手脚。他们的物流路线比较隐秘,但已经找到几个关键点,现在正在确认具体的收货人和货物去向。”

叶云樵点了点头:“那就好。”

“我这边,”身在外面,他并没有说太多,只是寥寥几句,带过了近几天的情况,“徐先生已经接到了电话,一切按计划进行。”

秦知悯听着,隐约听到周围的嘈杂声:“你现在在哪?”

叶云樵的目光扫过窗外热闹的人群:“在店里,买一些装饰家里的年货,快过年了。”

他突然想问一个问题。不过话到嘴边,没有问出口。

电话那头,秦知悯也沉默了几秒,语气里带着一丝歉意:“我这里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可能还要再多待几天。”

所以,可能不能陪你过年了。

“没关系。”叶云樵握着手机的手一紧,随后低声应道,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那我在家里等你,你注意安全,”

但秦知悯似乎察觉到了:

“我会尽快处理完赶回去。”

“好。”

挂断电话,叶云樵收起手机,将选好的对联和窗花递给柜员:“不好意思久等了,麻烦结账。”

柜员接过东西,一边快速扫码,一边笑着打趣:“家里人打的?”

她看到了年轻人接电话时,眉目间的神情。

电话那端像是他很重要的人。

叶云樵一怔,心里忽然浮现出刚刚没有说出口的话——

你还有多久回来,想和你一起过新年。

他垂下眼眸,声音温和:

“是,家里人打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