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从网剧开始的糊咖飞升记 > 第149章 派系

第149章 派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此地医疗体系中,“门户”尤其严格,本地不同级别的医院同一科室极有可能是沾亲带故的师姐妹,一个医生要么往姓氏上数三代,要么往专业关系上数三代。

徒儿,老师/师娘,师姥,这是一脉相传的嫡系。

但如果称呼一声“师奶”,说明俩人是一表三千里的表系。

这部以B市中心医院为原型的《白色生死》,剧中的主角就称呼现任院长为“师奶”而非“师姥”。

如果姜逾能够多读点书,或者富曜在这,就会知道这部剧在影射哪些人。

此剧背景参考现实,曾经的B市中心医院以“产康科第一,第一产康科”闻名,知名度高到全国的孕妇都会考虑来B市待产。

后来,中心医院院长不再是由本地医学院的嫡系弟子担任,而是由异地调任的一位大家担任。

这位大家深耕于育胚方向,她被调任的原因很简单,听说是卷入过一起严重的医疗事故。

为了避开派系之争,这位大家被调任到不同派系的B市中心医院。

自这位大家出任B市中心医院院长以来,曾遇到过一次严重的业务整顿危机。

这一丑闻在《富饶女士》SP中也有所体现,据富曜私底下八卦,当年业务整顿本质是一场声势极大的派系之争,是来自于B市大妇的试探,包括后续各种作品都喜欢拿这件事作为背景剧情,都是后来继任的大妇允许的。

B市与A市,一直以来都是不同派系的基本大盘、坚定的选票仓。

这位中心医院院长,曾经是A市大妇的支持者,主张推行法案。

在派系争端的影响下,两座城市的信仰、文化完全迥异,虽然两座城市密切交流,在外人看宛如亲姐妹一样——但是,有哪对姐妹不吵架、不打架的?

后来,为了带领来自A市的医学技术落地,促进两市医学技术交流,在这位院长的牵线下,A市引入了一家生命科技领域的院士站。

据说这家院士站背后有着B市大妇的身影。

两座城市之间的关系晃得姜逾头晕,她干脆把脑子放在剧本上——

索性,这位院长发起的改革让医院不仅顺利度过此次危机,甚至还让医院名声大噪。

不少孕妇为了保障血脉传承与后代健康,会选择来B市孕育女儿。

育胚科的名头甚至压过了产康科。

主角冯慧姿被设定为本科临床毕业,后续选择产育方向的研究,是第一产育科教授的得意门生,本硕博都是在B市医学院中度过,哪怕交换的两年,都是前往与母校深度合作的国外医学院进行学习,论出身,主角自然是嫡得不能再嫡了。

即便曾经的第一产育科因派系之争分裂为育胚科、产康科,但冯慧姿的出身还是让她吃得很开。

不过,现任院长本科毕业于A市医科大学。

这一题材要是放在男频剧或者过去的文娱作品中,嫡出的冯慧姿妥妥地能发卖掉庶出的院长。

“恭喜,你有喜了。”

正在喝水的孙婵瞬间被呛得上不来气。

二号机组紧紧捕捉着姜逾的表情,后者真心实意地露出嫌弃的表情:“注意卫生,别当巡回护士不会骂你。”

为了在这地方拍戏,姜逾可是实打实地在医院呆了两个月,被本院的巡回护士骂了好几天。

她们骂起人来真的好脏啊!

孙婵抬高嗓子:“你说真——真的?”声音小了下去。

显然,扮演女二的孙婵也被骂不少。

“两个月了,下个月就是喜月,我记得你去年就为你的配子签过生育申请吧?他还是在我们医院做的输精管搭桥手术。”姜逾装模做样地在病历本上写写画画。

医生有自己的一套文字系统,观众认不出字来不要紧,她们还会觉得专业——谁让医生就是这样。

“配子的精子活性得服药更替三个月后才能稳定,算算时间,差不多是这时候。”

与过去十月怀胎不同,这地方怀孕只需要三个月,人们借助医学技术,引导孕妇生下胚芽。

而这第三个月,被称之为喜月,在医学意义中,喜月代表着孕妇会在这次的月经周期内,会一次性经历三个月内的月经量。

换做以前相似的说法,这种情况叫做恶露,孕妇产后一次来十个月的月经量。

怪不得以前有“子孙报应”这一说,原来孩子是恶果。

在此地的民间文化习俗中,喜月代表着去灾去殃,迎女迎新,甚至新春的月经节经常是通行历表中的第三个月。

这种情况,令此地的人无比青睐“3”这个数字,比如医院的最宽敞的护士岛台一定是在三楼,评审席一定是前三排。

如果本周有假期,星期三通常被视为工作日最后一天,人们通常会在本周有五天的搭桥假。

就连电影院最佳观影位置都是“3”排!

开学也是在三月……算了,这个不是什么好事。

姜逾不明白为什么是三个月,但在她心里,居然对这种数字有一种亲切——以前的女人为了取得体育竞技的好成绩,会卡在三个月的时间段里反复流产,她们认为这能够增加女性的体质。

这地方似乎也是遵循如此传统。

只不过一个变成月经,一个变成胚芽。

喜月的孕妇没什么好说的,该吃吃该喝喝,少熬夜少喝可乐,有小病小痛直接喊人,反正这地方多的是适合孕妇的药品。

姜逾一把抢过孙婵手上的可乐,豪气万丈:“少喝饮料多吃肉,我替你干了,回头记得让你女儿叫我小妈。”

出了病房,姜逾瞬间端起一幅名医架子,脸蛋年轻得让导演在镜头后叹气:“要知道我的主角可是三十二岁刚回国……”

编剧劝她:“想想预算,想想投资,想想广告商,都压到二十八岁了。”

导演只得妥协:“下场让姜逾再补个妆,皮肤扑白一点,眼下多画点青色的眼纹。”

下班后的姜逾直奔健身房,为了备战第五次统一招生考试,连夜请了一个专业的营养师团队,与她们签订了为期一年的训练计划。

总之,姜逾就不信邪了——统一招生考试有这么难吗?

背后导演看着姜逾健步如飞的背影,又看了眼医院半死不活的上班氛围,幽幽地叹气:“哎,还是太嫩了……”

专业团队素质极高,上班的第一天,几位教练拿着一份报告,指出姜逾的问题:“肌肥大会加重身体负担,你的骨骼密度已经很高了,身体不可能负担这么沉重的状态。”

经过一个月的评估后,营养师团队根据下一年的考试目标,为姜逾定下严苛的计划:增肥增重,分解现有肌肉,强化耐力肌,保证体脂稳定。

训练方案则保持“少冲极限大重量,加组冲耐力,减少肾脏、心脏负担,加大骨骼密度、加重耐力肌负担”的精要。

这种训练方案与过去限制身高、保障肌肉在身体负担以内的训练理念完全不同。

过去,为了跳得高,她们队伍里的人都很矮,跟小豆苗似的,黄金期一过,发育关一来,再天才的女人都只能在十八岁的年纪,宣布“老了”,不得不遗憾退出赛场。

跟体操同命的还有花滑运动。

甚至年龄不过完美,导致发育关在四年一次的运动会那一年来到,都会让场内外的教练、观众感叹“时运不济”。

收起顾影自怜的感叹,前两个月,姜逾一直在“吃吃吃吃”中辛苦度过。

什么脏碳水、什么糖油混合物?不懂别瞎说,这是人体营养素!

再说了,人不吃饱,怎么拿出劲头训练?

姜逾的胃口之好,往消瘦的医生旁边一站,会让人瞬间觉得医生才应该躺在病房里头。

整日红光满面、精神奕奕地来上班,就连跟病人吵起来,姜逾的声音都额外的有劲。

“患者你怎么能这么做?!”

“老师你怎么能这么做?!”

“院长你怎么能这么做?!”

十二集的剧情,主角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气势,到最后令导演对她改观不少。

“其实姜逾还是有演技的,敬业、谦虚。”导演在记者面前忍不住地夸赞姜逾。

麦克风递到姜逾面前——“你觉得《白色生死》剧组生活怎么样?听说你们一直在医院附近吃住,感觉条件很艰辛啊……”

有演技的姜逾压根没听见记者问什么,话里话外只有对自己的满意:“不过我演爽了。”

待遇虽然比男频女主差上不止一星半点,人设似乎也不够完美,但剧情爽啊!

主男频一贯如此。

委屈谁都不能委屈主角。

不过二者还是存在区别的,男频的男主可以被虐、被杀,就算是大男主觉醒那一类,作践男主的方式一定是|性|虐|、性羞辱。

而男频的主角通常出场配置拉满,就算犯错也是有坏男人作为诱因。

什么主角出轨男主,是因为原配子是个坏男人,什么主角出轨男反派,是因为小三是个坏男人。

什么主角背叛宗派、家族,是因为受到坏男人引诱等等。

主频的爽剧看起来比较讲逻辑,实则主角逻辑——虽然主角什么都没有,哪怕资历最低,但只要凭借着正义之心,主角就是对的!

骂病患算什么,她还敢骂院长呢!

《白色生死》的结束,让姜逾尝到了主频的甜头,她开始转向主频正剧领域。

为了不影响备战第五次统一招生考试,第五年的月经节后,姜逾工作室凭借优越的资源撕到一部武侠电影。

而这一年,权力舞台上的大妇们正式开启角逐首席大妇之路的序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