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匈奴右谷蠡王所辖的比沙部落,他们以狩猎、游牧为生,过着简朴而坚韧的生活。
统领大帐内,一个精瘦的中年男子单膝跪地,向统领恭敬地报告:“启禀统领,在营地外围巡逻的士兵发现两个行为鬼祟、形迹可疑的人,他们自称是游医,前来为我族人治病。”
统领听后,眉头微微一挑,沉思片刻后,便下令道:“既然如此,便将他们二人带进来吧。”
不一会儿,两名男子被带了进来。相比匈奴骑兵的剽悍健壮,他们俩的身形显得格外“瘦弱”,他们神情和体态传达的紧张和不安,让比沙部落统领放松了戒备。
“你们是什么人?”统领沉着脸,显得异常严肃和警惕。他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面前这两个不速之客。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统领的呼吸声和风拂过衣角的声音。气氛紧张得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都有可能断裂。
面对统领的质问,年龄稍长的男子向前迈出一步,神态谦恭地回答道:“回统领,草民祁连,原是南奚部落的胡医,因十年前部族间的那场战争,我所在的部落几乎被摧毁,族人四散而逃,我便带着徒弟在草原各部落行医谋生。”他的声音虽然平和,但却透露出一种不容小觑的自信和坚定。
“祁连”顿了一下,又转身指了指身后的年轻男子。他继续道:“这是我在游医时收养的徒弟,虽口不能言,但好在听话乖顺,能帮我一些忙。”说完,他微微低头,表示对统领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统领并没有立刻给出回应,而是继续静静地审视着眼前这对师徒。他们的衣着虽然简朴,却异常整洁,言行举止间流露出一种不同于普通匈奴人的从容与自信。统领深知,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每一个不同的个体都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而这对师徒也不例外。
然而,他也不得不面对现实。部落里年老体弱者众多,许多部落成员都饱受疾病困扰,而原本的胡医因年老体衰已无法再为所有族人看病救治。考虑到这一点,如果能够说服这对师徒留下并协助部落解决医病问题,无疑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在深思熟虑之后,统领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我可以暂时收留你们,并给予你们一定的自由和权力,但同时我也要严肃地提醒你们,你们必须严格遵守部落的规矩和习俗,尤其是不得进行任何可能破坏部落和谐或者危害族人安全的行为。”
统领深深地看了“祁连”师徒二人一眼,狠戾地说道:“如果我发现你们有欺瞒我的行为,会立即将你们处死。”
“祁连”身后的“徒弟”突然上前半步,侧身挡在他前面。
“祁连”赶紧拽住“徒弟”的袖口,连道不敢。
随即“师徒”二人被带出大帐。
“祁连”以其独特的医疗知识和精湛的治疗技艺,迅速在比沙部落中赢得了深深的敬重与信赖。
那些因风湿病而行动不便、面容苍老的老者们,他们眼中闪烁着期盼的光芒,在得知“祁连”医术高超的消息后,纷纷在家人的搀扶下,带着试探又充满希望的心情找到了“祁连”。他们诉说着自己多年的病痛经历,有的叙述着被各种草药和巫术治疗所尝试的过程,有的则黯然神伤于无医可治的无奈现状。
“祁连”耐心地倾听每一位病人的陈述,细心诊查,对症下药。他的医术精湛且仁心仁术,对于每一位前来求助的患者都一视同仁。他的到来,让饱受疾病困扰的部落居民们看到了摆脱病痛、重拾健康生活的可能。
部落胡医季候听闻“祁连”的事后,派人请他到自己帐中。
与此同时,兰翎与萧峣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涌起强烈的期待。他们此行的目标明确且艰巨——在众多的匈奴胡医中寻找能治疗瘟疫的秘方。季候作为部落中的权威人物,极有可能掌握着治疗瘟疫的关键信息或相关线索。
兰翎与萧峣决定借此机会,从季候那里得到关键的启示。
帐内陈设简约却满载庄重,每一件物品都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智慧的积淀。
“祁连”迈步跨入帐篷,他的身影在门帘外微光映射下显得尤为恭敬。他深深鞠躬行礼,随后静默地站立在一旁,耐心等待季候的询问或指示。
季候的目光如同深邃的夜空,紧紧锁定着这位年轻的男子。他缓缓摇头,嘴中反复呢喃着三个字:“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祁连”那深邃而富有洞察力的眼神此刻微微皱起了一道细纹,犹如秋日湖面泛起的微微涟漪。他凝视着眼前这位自称是胡医季候的老者,内心深处犹如翻涌的大海,努力地搜索着每一个可能的记忆片段。
他的大脑就像是一卷无尽的卷轴,画面一帧帧快速回放,从童年的青涩记忆到成人后的历历冒险,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转折都仔细审视。然而,无论他如何竭尽所能,记忆中关于眼前这位老者的任何信息都没有被找到。
“祁连——在我们草原部落语言中,意为‘天空’的词汇。”一个苍老而微微颤抖的声音,在静谧的空气中回荡,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季候目光深邃地凝视着眼前这位年轻人,仿佛要探寻他灵魂深处的秘密。“你,是否还曾被冠以其他的名字?”
兰翎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了一抹从容的笑容。他上前一步,恭敬地回应道:“自我记事起,我便叫这个名字,至于胡医大人所询问的其他名字,我确实无从知晓。不知大人提及此事,是出于何种考量?”
季候,略作思索,随后挥退了周围的侍从,对兰翎说道:“我有些话需要单独和你说,可否请你徒弟在外等候片刻?”
兰翎注视着季候的眼睛,发现他对自己并没有恶意。然后迅速低声向萧峣转述了当前的情况,并请他在帐外等待自己。
萧峣不能开口说话,但他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担忧和愠怒,显然是在提醒兰翎自己不同意他孤身犯险。
兰翎深知萧峣的心意,他轻轻握住萧峣的手,在他温热的手心上坚定地写下了“放心”二字。
萧峣深深看了他一眼,这才点了点头,指向门口,表示自己就在帐外等待。
当帐内只剩下季候与兰翎两人时,这位年迈的医者突然情绪失控,老泪纵横,他身形颤巍巍地跪倒在坚硬的地面,双手高高抬起,额头紧贴地面,口中一声高呼:“拜见世子殿下——”声音颤抖而虔诚,充满了对眼前这位年轻继任者的无尽敬仰与深情厚意。
兰翎见状,立刻快步上前,试图扶起他,“胡医大人,您是否认错了人?我并非您口中的世子殿下。”
然而,季候却紧握双手,顽强地跪在那里,不肯起身,声音虽然微弱却坚定:“世子殿下,或许您已经记不清老奴了,但我是丘林氏部族的医奴,世子请看——”
丘林氏部族,作为匈奴中的显赫贵族,自古以来便在草原上以其精湛的巫术和医术闻名遐迩。在这个部族中,“巫”拥有着极高的地位和权力,他不仅是神与人之间的桥梁,能够解读神的旨意,更是部族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对于普通族人来说,巫就如同神的化身,代表着神的意志和力量。
因此,巫掌握着祭祀、医治、部族历史传承等至关重要的权力。在祭祀活动中,巫会代表部族与神明沟通,祈求神明的庇护和恩赐;在医治方面,巫则运用自己的医术和巫术,为族人解除病痛,保障族群的健康;而在部族历史传承方面,巫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口传心授部族的历史和文化,确保这些宝贵的财富能够世代相传。
为了挑选出最为优秀的巫医继承人,丘林氏部族会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考验。这些考验包括医术、巫术、智慧、勇气等多方面的考核,旨在挑选出一位全面而卓越的继承人。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人,将担任匈奴王庭的巫医,为整个王庭和部族服务。
兰翎的母亲——丘林君,便是现在匈奴王庭的巫医。
当兰翎听到“丘林氏”这三个字,他的心中猛地一颤,深知自己的身份已被季候识破。他的目光敏锐地注意到季候胸口处那独特的刺青,那是丘林氏医奴特有的标志,象征着忠诚与信仰。兰翎不再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双手扶起季候,声音中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亲切,“老伯,请起,这世间早已没有‘世子’其人了。”
季候颤颤巍巍地站起身,他的眼中充满了泪水,声音颤抖着说:“世子殿下,自十年前您被人带走,丘林氏散出医奴数十人,在草原的各个部落找寻。十年来,我们一直没有任何您的音信,大家都担心您可能已经遭遇不测。如今您终于回来了——”说着,季候的情绪再次失控,泪水如泉涌般滑落。
兰翎拍了拍季候的手背,以示安慰,“老伯,我很好,一切都过去了。但是请您暂时且不要把找到我的消息告诉母亲,可以吗?”
季候疑惑地问道:“为什么?”
兰翎深吸一口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季候的感激,也有对未来的担忧。他解释道:“老伯,我知道母亲和整个丘林氏部族都对我抱有深切的期待和关心,我非常感谢你们这些年的寻找和牵挂。但是,我还有一些未完成的事情需要处理,而且我也希望能够在更合适的时机,以更完整的姿态回到部族。”
“而且,我还有一些担忧。”兰翎的声音中透露出些许犹豫,“我的出现恐怕会给母亲和姐姐带去危险。”
季候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理解的光芒。他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哽咽:“世子殿下,您的考虑很周全。我知道您是个有远见、有担当的年轻人。既然您已经做出了决定,我自然会支持您。只是,您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小心行事,保护好自己。”
“我会的,老伯。”兰翎微笑着回答,那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智慧和信任的光芒。“还有一事,我想向您请教。”
季候深深地鞠了一躬,谦卑地回答:“老奴不敢,世子您请说。”
“数十年前,草原上是不是发生过一场马匹带来的瘟疫?”兰翎的问题仿佛一道闪电,瞬间划破了寂静的夜晚。
季候大惊失色,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赶紧向帐外看去,四周的空气仿佛突然变得寒冷起来,季候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和无奈:“世子请低声,您怎么想起那场瘟疫了?”
兰翎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的紧张和好奇,他知道那场瘟疫对于丘林氏部族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记忆。他低声说道:“老伯,我并非无缘无故提起此事。我在外游历的这些年,听闻了一些关于那场瘟疫的传闻,据说它给草原上的许多部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没错,那是一场浩劫。”季候的神色也变得沉重起来,“那时,草原上的马匹突然之间纷纷染病,瘟疫迅速蔓延,许多部落的马匹都遭到了灭顶之灾。马匹是我们匈奴人的命脉,失去了马匹,我们的狩猎、战斗和迁徙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部族中的人们也因为接触病马而纷纷染病,一时间,草原上的哭声和哀嚎声不绝于耳。”
季候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眼中不禁泛起了泪光。他继续说道:“那场瘟疫的源头至今不明,但我们猜测可能是从远方的商队带来的。商队带来了各种货物,其中可能就有携带瘟毒的马匹。瘟疫爆发后,我们丘林氏部族也竭尽全力寻找解决的办法,但最终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后来呢?”兰翎急切地问道。
季候叹息一声,“后来,随着瘟疫的蔓延,许多部落都损失惨重。但我们丘林氏部族在巫医的带领下,研制出了特殊的秘方,最终成功控制住了瘟疫的扩散。”
兰翎一听,内心瞬间被触动,“老伯,不知您是否有这诊治马瘟的秘方?”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渴望与急切。
季候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诧异之色,他打量了兰翎一眼,似乎对于这个年轻世子突然关心马瘟秘方的事情颇感不解。“世子,您何以会对马瘟之事如此上心?”季候不禁好奇地追问。
兰翎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询问所动摇,他深深地鞠了一躬,神情肃然地向季候阐述道:“匈奴骑兵将马瘟散播到朔方郡,如今郡内百姓深受其害,染疫者十之八九,我实在不愿看到如此多的生命遭受折磨。故此,我希望能够得到那份诊治马瘟的秘方,以此救治百姓,缓解这场灾难。”
季候听闻此言,微微皱起了眉头,他深知兰翎的仁心和诚意,然而接下来的回答却让他略显犹豫:“世子殿下,我理解您的慈悲与决心,但这份秘方并非寻常之物,它既关乎到我们民族的存亡,又承载了诸多历史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