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盘似的月亮不知何时悄悄爬上了墨蓝色的天幕,将清冷的光辉毫无保留地洒向大地,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
在简陋的小院里,昏黄的灯光透过糊着纸的窗户,洒出星星点点的暖光。
柳知夏的身影在屋内来回穿梭,忙得不可开交,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发丝也被汗水浸湿,一缕缕贴在脸颊上。
她一边手脚麻利地整理着明天要带到集市上去卖的下水,一边在心里盘算着:
明天可得早点儿出发,把下水卖完就赶紧回来,可不能耽误了事儿。
对了,还得在镇里挑个合适的锅,要是没有新锅,也不好做其他的吃食。
想到这儿,她的目光落在墙角那几个破旧的陶罐上,眉头微微皱起。
突然,柳知夏停下手中的动作,眼睛一亮。
张秀花家说不定有闲置的缸,要是能借过来用用,把卤汤带到集市上,现场卤制下水,肯定能吸引更多人来买。
事不宜迟,柳知夏匆匆将几样准备当作见面礼的下水,用干净粗布仔细包好,又拍了拍衣角,确认一切妥当后,快步走出家门。
澄澈月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将她的身影拉得老长。
耳畔,此起彼伏的虫鸣声交织成一曲夜的乐章。
她顾不上欣赏这夜景,怀揣着满心期待,脚步急促,鞋底与泥土路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径直朝着张秀花家的方向赶去。
不一会儿,张秀花家那略显斑驳的木门出现在眼前。
柳知夏抬手轻喘了口气,平复了一下急促的呼吸,而后抬手叩响木门,高声喊道:
“张大娘,张大娘!我是知夏,有点事想麻烦您!”
声音在静谧的夜里传出老远,惊起了栖息在院角树上的一只夜鸟,“扑棱棱”飞向了夜空。
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张秀花探出满是皱纹却笑容和蔼的脸,
“知夏啊,这么晚过来,快进屋!出什么事了,别站在外面。”
说着,她热情地拉住柳知夏的手,将她往屋里让。
屋内灯光昏暗,一张老旧的八仙桌占据屋子中央,桌上的煤油灯散发着微弱光芒,灯芯随着穿堂风轻轻摇曳。
张秀花麻利地收拾下桌上杂乱的针线笸箩,招呼柳知夏坐下,又转身倒了一碗水,递到她手中,
“快,先喝口水,慢慢说。”
柳知夏接过水,把带来的粗布包放在桌上,打开露出里面新鲜的下水,
“张大娘,这是我自家弄的下水,给您带了点。其实我今晚来,是想跟您借个物件。我打算在家收拾些东西,家里的盆盆罐罐太小,我想着您家说不定有闲置的大缸,能不能借我用几天?”
张秀花听后,爽朗地笑起来,脸上的皱纹都聚成了一朵花,
“嗨!我当是多大的事呢!不就借个缸嘛,小事儿!后院就有一个,一直闲着。”
她起身就要去后院搬缸,柳知夏见状,赶忙起身跟在后面。
后院里,月光如水,照在堆积的杂物上。张秀花熟练地在角落里找到缸,轻轻拍了拍缸身,
“你看看,这缸一直干干净净的,正好借给你用。”
柳知夏看着缸,眼中满是惊喜,连声道谢。
柳知夏围着缸转了两圈,伸手试探着推了推。
缸身微微晃动,可想要真正挪动,凭借她一己之力,依旧十分吃力。
张秀花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抬手轻拍柳知夏的后背,语气热忱:
“知夏,这活儿一个人干太费劲,我喊你李大叔来搭把手,把缸给你送回去。”
说完,张秀花扯着嗓子朝屋内喊道:
“孩子他爹,知夏碰上难事了,赶紧出来帮忙!”
片刻后,李大牛迈着大步从里屋走出。他身材魁梧,肩宽背阔,常年在田间劳作,让他浑身散发着一股质朴又干练的气息。
“咋回事?”李大牛声音洪亮,带着关切。
张秀花三言两语把事情解释清楚,李大叔听完,大步走到缸旁。
他俯下身,双手稳稳扣住缸沿,低声喊了句“起”,缸身便在他的发力下缓缓离地。
柳知夏见状,赶忙在前面带路,张秀花也跟在后面,一路上唠着家常。
三人很快来到柳知夏家。李大叔屏气敛息,将缸轻轻放在指定位置。
缸底与地面接触,发出一声沉闷的“咚”。
柳知夏满脸感激,一边说着感谢的话,一边从屋里拿出准备好的核桃,硬塞到张秀花手里。
张秀花捧着核桃,轻轻拍了拍柳知夏的手背,嗔怪道:
“知夏,跟大娘还这么客气!不过是帮了点小忙,怎么就拿这么好的东西来。这核桃看着颗颗饱满,肯定花了不少心思。”
柳知夏脸颊微红,目光真挚,紧紧拉着张秀花的手说道:
“大娘,您可千万别这么说!要不是您和李大叔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缸又大又沉,凭我自己,根本挪不回来。这核桃是自家树上结的,不值什么钱,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一旁的李大牛爽朗地笑出声,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知夏这孩子,就是实在!不过,以后要是再有这种事,别一个人逞强,尽管来找我们。邻里邻居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柳知夏用力点头,眼眶微微泛红:
“李大叔,我记下了!以后要是有能帮上您二位的地方,千万别跟我客气。对了,大娘,过段时间山里核桃更多了,我再给您送些过来,您可以熬粥,也能给李大叔和孩子们当零嘴。”
张秀花听了,佯装生气,轻轻点了点柳知夏的额头:
“可不许再送了!你这丫头,自己留着吃,补补身子。要是真有心,有空就多来家里坐坐,陪大娘唠唠嗑。”
柳知夏乖巧地应道:
“一定!我最近学了几道新菜,等忙完这阵儿,做给您和李大叔尝尝。”
柳知夏站在门口,目送两人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手中紧攥着的暖意,仿佛也传递到了心底 。
临走时,张秀花反复叮嘱:
“知夏,要是后续还有啥难处,别一个人扛着,尽管来找我们。远亲不如近邻,能帮衬肯定帮衬!”
柳知夏眼眶微红,用力点头。
送走张秀花和李大叔后,柳知夏站在院子里,望着那口静静伫立的缸,张秀花的叮嘱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月光如水,洒在她的肩头,她的眼眶微微发热,心底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柳知夏将这份温暖小心藏进心底,回到屋里,疲惫的她很快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她的卤味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集市上的摊位前人潮如织,大家对她的卤下水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