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山高水远行无疆 > 第41章 从海上归来

第41章 从海上归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等周遥川收拾完已经是下午。

估计是信号塔修好了,他的手机一连串地收到通知消息。

除了原本社交媒体平台刷不出来的网友慰问,还有沈逝水急得嗷嗷乱叫几乎要跳出屏幕的追问。

周遥川的唇角微微上扬。

“暗潮老师放心,我们平安无事,还顺手救了三个迷路的年轻人。寻路提供的物资帮助非常及时。”

他试着拍了张背景是蔚蓝大海的自拍,岳老在他身后的石头上坐着摆弄收音机,正举起来寻找信号。

进度条转了半天,发送成功。

周遥川愣住片刻,琢磨着发自拍会不会显得太刻意,但又懒得撤回,干脆放下手机,帮岳老修理收音机去了。

而远方的沈逝水收到照片,当众变身快乐小狗,转着圈对手机做空气俯卧撑,猛吸周遥川的美颜,乐开了花。

说是美颜,周遥川毕竟一晚上没睡,还带着淡淡的黑眼圈,只是努力睁着眼睛扬着嘴角,想要显得精神一些,让沈逝水放心。

艾征天缩了缩脖子,心想自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会不会被要求封口。毕竟沈老板的形象……在作为老板的时候,还是相当有霸总气质的。

没错,说的就是筹备打官司这事儿。

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给大佬级的律师布置任务时气场十足,酷得没边儿,老浪回来时人都快给他吹爆了。

这种职场精英酷哥,怎么能是个沙雕呢?

——虽然他的霸总形象已经在周老师的评论区垮塌很久了。

.

两天后,寻路的橙色小船再次抵达灰礁岛迎接周遥川。

来的还是文海靖。

他笑眯眯地迎着周遥川,像是收了一百万的奖金,全身都散发着服务意识与热情,又给岛上送了台新的收音机,让岳老惊喜不已。

既然约定了两天,也没理由让对方白来。周遥川收拾好行装,准备离开海岛。

岳老亲自出来送别。

周遥川嘱咐岳老吃营养品,注意身体,别太勉强,岳老呢,笑呵呵地答应了,用慈祥的目光看向周遥川。

“你到岸上去,可别忘了老爷子我。别人叫我老岳,就你总是叫我岳老岳老的,下回你直接叫我大名就好。记得,我叫岳永志,永远以岛为家,志在守塔光明,祖孙四代,都在海岛上接来往的船回家!”

岳永志挺直了身子,精神矍铄,十分骄傲地昂着头。

周遥川请文海靖帮忙拍了张合影,站上船尾,与岳老依依惜别。

文海靖依旧笑眯眯的,耐心等待。

把人带进船舱后,文海靖表示这艘船会直接回到舟山市的岱山新城码头,又问起周遥川在旅行中还需不需要什么帮助。周遥川摇摇头。

“感谢贵公司的好意。我的旅行是一场自我修炼,我想继续按照自己的步调往前走。”

其实他的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猜测。

寻路和沈逝水之间一定有某些关联。或许是资深用户拥有专属客服与特殊的话语权,抑或是在圈子里与这家企业高层有什么人脉,至少绝不会是因为自己这个新人签约作者的身份才引起关注。

文海靖西装革履,言行举止都非常得体,应该是一位资深助理。这样看来,沈老板还真是有面儿。

至于沈老板会不会是寻路的高层,恐怕未必。按他这跟着工作室打工的行为,加上总有蹲着自己账号更新的空闲,实在不像是忙碌的商业精英。

周遥川胡思乱想了一阵儿,吃了点船上提供的点心,稍作休息,不多时就抵达了岱山竹屿。

从岱山再到其他岛屿,或通过公路回到舟山与宁波都比较方便。

“文先生,请替我向您的领导问个好。非常感谢大家的关心与帮助。”

文海靖微微鞠躬,“周老师客气,您的话我一定带到。”

目送周遥川背着包离开,文海靖拿出手机开始汇报。

“二少,周老师已经到岱山了。”

没多会儿,正开心得冒泡的沈逝水又收到一条消息……有点古怪。

“还别说,还真别说,周老师不愧是我们二少看重的人,外表是清冷的,稍微交流交流还挺平易近人,人又善良,简直完美了我的哥!好感upup~还向您问好!大少爷,任务已经顺利完成辣![比心]我很快就回去!”

然后他立刻撤回了。

沈逝水眯着眼睛看着“对方撤回了一条消息”,警铃大作。

gay达怎么又响了?难不成……是什么总裁x总助的办公室戏码?!

沈家有他一个败家子就行了!

沈逝水急忙点开与“老哥”的对话框确认一件事。

“哥,你确定你喜欢女的?”

对面直接语音消息秒回,还带着点呛了口水的咳嗽。

“咳,小赤佬又来讲怪话!那当然啰。”

沈逝水撇撇嘴,默默敲字,“当心你身边的男人。”

“身边啊?侬讲文哥啊?我和伊只是金钱关系。伊讲闲话好听是天生个,和他男朋友关系也蛮好……”

金钱关系?沈逝水也不知道该放心还是该提心吊胆。

原来你晓得他喜欢男的,那还把他留在身边当心腹,也……不怕他男朋友嫉妒啊?还让他去见周老师!虽然是你助理办事靠谱,但……万一看上我周老师怎么办!

他按按眉心,发个“好吧”的表情。

这个直男,总不能是想派文助理考察考察周老师吧?

不过话说回来,距离那件事情已经过去有一年多了。幸好周老师平安无事,但自己似乎还没有和“生命的逝去”和解。

如果不是老浪在身边帮上一把,或许在还没等到黎明的时候……精神就该崩溃了,不知道会不会做出什么失去理智的事。

沈逝水叹口气,重新打开“周行旷野”的主页,准备从头看周老师的文章,感受那份可以放下心的宁静与沉浸。

页面迅速下滑,骤然停下。

“我以为他们离开的那一刻天塌了,但我依然要顶住头顶这片我自己的天空。往前走,别回头。”

沈逝水浑身一凛。

这是一条好友圈可见的动态,只有互相关注的人才能看到。

这条消息发布得很早,在周遥川出名之前就已经悄悄藏在了岁月之中。

“他们”,是指周老师的父母吗?沈逝水听他说过,他的父母在飞机失事中丧生,而那年,他还在读高中。

心头微微一痛。周老师对于生命的探索,或许最初来自于此。

沈逝水轻轻叹息,重新读起了周遥川的记录与故事。他相信,周遥川会是他的良药。

曾经是,这次也是。

.

周遥川在岱山休息一晚,写好了有关这次海岛、风暴、守塔人的文章,往后推了一天设置定时发送。

他准备再回到宁波,仔细感受海边小城的市井气息。

宁波是个风里带着咸味儿海边小城。

他在宁波的一处老城区里住了好几天,暗中观察,准备写一篇与小吃店有关的文章。

哪怕一开始他看了半天琳琅满目的菜单有点犹豫,被略为看不过眼的旁桌嘀咕一句“样样好吃”,而被强行推荐了清蒸朋鱼,也不妨害他对这里的印象。

熙熙攘攘的街道之中,一家温暖的小吃店一直开在那里,作为一代代人的珍贵回忆,从早到晚地熏着从未间断的人间烟火。

无论是有闲情有情怀的老头老太,还是匆匆奔波的青年人,甚至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总是好这一口,甚至麦当劳和肯德基都比不过。

偶尔还有几辆豪车停在门口,车上的人在这里坐下,唏哩呼噜地吃个干净才走。

“兴林”是一个代号,也是一个象征。用最古早味的风味与传统俘获着老中青三代的喜爱,让他们久久回味——他们甚至不需要开通外卖,每天早上都有回头客与新客谈笑着和这对“新一辈”小夫妻问好。

家族的传承不仅限于“兴林”本身,还有附近的宁波土著。

周遥川坐在小吃店里,捧着海带枸杞汤喝上满满一大口,用汤匙拌了拌虾仁炒饭,把热烘烘的饭送进嘴里。

爽滑软弹的虾仁与粒粒分明的饭粒塑造出如此美味的口感,均匀融合的海鲜酱汁为每一口炒饭赋予了味觉的灵魂。

与那鲜美的海味骨汤引起共鸣般,在舌尖与口腔留下美妙的回忆。

蒸腾了三十年的锅气才能如此让人感到家常。

店面不大,据说只扩张过一次,把旁边的铺面也包了下来,多了五张小桌,总算是让大家都能坐得下了。

“兴林”的创始人老俞每天都会抽空过来走一圈,看看小俞两口子做得怎么样,还会随机点上一道菜,给味道把把关。

顺便和认识的街坊邻居们用当地话聊聊天,天南海北地说起航空母舰、社会事件、孩子教育、家长里短。

偶尔有新来的人来问,这家店开了几多年,老俞就用略有些蹩脚的普通话说道:“开了三十二年了!”

由打90年代下岗潮开始,当时刚刚儿女双全的老俞夫妇带着些积蓄回到家里,决定开个小吃店谋生,好给孩子赚点买奶粉尿布的钱。

家里的大儿子老老实实,学习一般般,却被熏陶着成为了掌勺人,娶了青梅竹马的女孩儿一起接下店铺。

二女儿考了上海的大学学了本领,留在上海打工。这三年公司倒闭,不想在家啃老,又跑去杭州和人创业,还碰到了在意的人,更不恋家了。

老俞说起女儿,嘴上虽说埋怨她不回来,却也由着她去外面发展。

“这孩子是水命,走到哪是哪儿,都能吃得开。”

老俞也留意到这个新来的,这两天时常在这里吃饭的小伙子。

周遥川人少的时候常在这里坐着,人多的时候就让出位置,与邻居们聊聊这家店的故事,这让老俞也有点心痒难耐。

“讲我家店的故事,怎么能没有阿拉俞家人?”

周遥川便亲自采访了这位热情的老俞,小吃摊的创始人俞兴林。

接地气的小吃摊能开上三十二年,可少不了邻里街坊的帮忙,更少不了老俞夫妇真诚与善良。

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家,靠着劳动赚钱养家。非要说他们有什么特别的,或许是不计回报的相互给予,将善念久久传递。

“行善不一定有善报,但是不善,你心不安。”俞兴林摇着一把大蒲扇,绘声绘色地讲起来,“阿拉祖祖辈辈都是好人家,教我们讲诚信,互帮助,学榜样,做好人!”

周遥川听得津津有味。

记忆中的他们也会这样和小时候的盼盼说:“我们盼盼长大后要做个善良的好人。我们家的孩子,可以不挣大钱,没有豪车豪宅,但一定要是个心地善良,爱自己,不后悔的人。”

哪怕俞老的口音很重,但相似的场景让他倍感亲切。

或许在很多家庭中,很多事都是相同的。

小时候的事像是飞舞的蒲公英,白白的软软的,以为飞得远了看不见了,却会落地生根,在未来的时刻长出一大片的蒲公英,好像不会融化的雪飞散到人生中的每个角落。

总有一点明亮,一点柔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