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成古代富二代的咸鱼生活 > 第2章 蒌蒿满地芦芽短

第2章 蒌蒿满地芦芽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起这樊云楼,阳平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姜家产业遍布府城和章宁郡及周边各郡县,这樊云楼也是姜家的产业之一,现如今正归了姜家那老来子姜白藏。

只因他好美食,分家时这樊云楼自是分给了他。

要说这姜白藏属实是姜家的活宝贝,三年之前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阳平几乎尽人皆知,这若换了一般人家,只怕早就逐出门去。

而到了姜白藏这里,众人只闻说姜白藏被他爹打了一顿,后来姜老夫人陪着一同在章宁庄子上住了一阵子,再后来就不了了之,随他去了。

……

众人想想,这也难怪。

这姜家,姜老爷子一共有两子三女,姜白藏是他老来子,周氏四十五有的。

姜白藏比他哥家的幺女都还小两岁呢,如今年刚十九。

姜老爷子和周氏想得明白,这年纪上来了,不定啥时候就去了,去年就把家中所有产业一分为二。

姜白藏原只打算要樊云楼,说自己一人吃用足够了,姜老爷子听了又是生气又是心疼。言道他创下的产业,自己两子一人一半!

人生七十古来稀,至于孙辈,那是姜白英的责任!

况且姜老爷子心里极清楚,姜白英于经营一道上实属平平,才智也普通。

对于商贾之事,谈不上喜欢,虽喜爱读书但是也并不出色。

反倒是自己的三个孙子,老大和老二读书都不错,老三好经营,虽比不上姜白藏,倒也还算有些经商的头脑。

分产时兄弟二人都说多给对方些,最后还是老爷子一锤定音,就一人一半。

至于庄子和田地,也一并分了。

只不过庄子上的收息姜老爷子老两口还在时,暂时都归公中,足够家中花用。等两人百年之后就按分好的两兄弟的各归各的。

虽然说产业是一人一半,但知子莫若父,两个儿子啥样老爷子心中岂能没数?

自己大儿是勤谨忠厚有余,然机变不足。反倒是这个老来子,虽然看着如同纨绔儿,实则极其早慧,凡事心有成算又有急智,善机变又能坚守内心底线,只怕家中产业十有八九得靠他发展壮大。

守成多于开拓的产业如各处的布庄、书坊等多是给了老大姜白英。

酒楼、茶肆、画舫和运河码头那边的各种货铺则都给了老幺姜白藏。

单余出处银楼来,本来想给姜白英。

姜白英说书坊都给他了,银楼他本就去的少,对这个也没啥兴趣,还是给白藏的好。

老爷子想想也便应了,说那庄子田地便多给老大些,姜白英死活不肯,老爷子只能作罢。

至于老两口的体己,不用说自然十有八九给姜白藏。

俗话说:“皇家爱长子,百姓疼幺儿。”何况姜白藏是周氏这若大年纪才有的,自然偏疼的很。

其实便是姜白藏的大哥姜白英也对这个幼弟疼爱有加,毕竟自己儿子都比自己这幼弟还要年长几岁。

自从樊云楼到了姜白藏手上,比之之前经营得更要好上许多。

实因这姜白藏于吃这一道上堪称精通,这樊云楼因着他的点子,独创了许多吃法,添了好些小食、菜品。

便是做菜的方式也从多是煎、炸、蒸、煮加上了炒。只这一样,做出来的菜就比之前多了许多花样和风味。

真不知他是怎么想出这些法子,亦或是从哪里得来的。

这樊云楼能闻名遐迩不光是它的吃食花样繁多,很多吃食独具一格,还因为它是建的独具匠心,精美绝伦。

樊云楼并非只一座独楼,它是由数个楼阁连绵相接而成,东西南北四坐楼阁拱卫着中间的主楼。

后有文人笔记记载云:“樊云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①

由此可知,这樊云楼乃高三层共五座,而楼与楼之间错落有序,中间以有栏杆的飞桥相连,楼宇装修华美,及至夜间灯火辉煌。

最妙的是,每年到了上元节,樊云楼便会在每个瓦垅上都放上一盏莲花灯,远远望去,宛若人间仙境。

待到春日,这樊云楼各楼错落,飞檐翘角,独具一格,本身就是阳平一大景致。

若登楼远眺,极目所至景色极佳,一向是阳平城中游人登高饮酒极爱的去处。

在樊云楼上既可俯瞰烟波浩渺的泾云湖,又可远眺蓊郁苍翠绵延起伏的岩苍山,更可望见蓝水河波光粼粼盈盈流过,宽阔的水面穿行着大大小小的船只,又有鸥鹭点点,打渔的扁舟不时掠过。

河面上一片热闹欢腾之色,不时有渔歌响起。

阳平州正是因为州府的府城在阳平城而得名,而城内的这蓝水河更是在整个阳平州都十分有名。

整条河穿阳平州中间而过,前朝地理志记载:“蓝水河之源有两山相对,而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之青山峡,同庆安州接。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复又有泾水自章宁郡东南而来,入泾云湖后出,同蓝水汇。又十里抵卢陵县南,又有三小水入之,复折西北,绕至城西南,至岐鹿原下三十五里,崎水、沭水及山麓诸小水递次入之,后从咸化镇出阳平至京都大运河。”

阳平有山有水,蓝水河接京都大运河,漕运船只和外地商船进京多在此地码头停歇,补给。

除蓝水河外又有泾云湖,此湖极大又是活水湖,因此阳平城各种水产丰富,还盛产菱角、鲜藕、莲子。

阳平州地理位置优越,灌溉便利水田颇多,物阜民丰。

春日若有人来阳平,要不去樊云楼登高望远,只怕游玩的人能赏到的阳平城的春色都要少几分,而若是不去吃一下樊云楼的时蔬只恐怕要遗憾白来阳平城一遭。

二月到三月上旬正是吃蒌蒿,芦芽的时节。这芦芽又称荻笋,不光可以鲜吃,还可以像竹笋那般做成荻笋干,备着秋冬时节吃。

“暮雨并深流细草,

暖风交颈傍清涟。”②

一场春雨过后,阳平城内蓝水河边和泾云湖畔的浅滩一直延伸到干地处的荻笋争先恐后的蹿出地面来。

蒌蒿和荻笋是这时节的时令野菜,只不过并不是家家都做得好,尤其是荻笋多数人家做的都带点苦涩味儿,而阳平做这时蔬最有名的便是樊云楼。

樊云楼采买的荻笋除了酒楼做时蔬菜外,姜白藏还让人把荻笋腌制做成腌荻笋或处理后晾晒制成荻笋干。

因此樊云楼每年这时节都会大量收购周围或是乡野人家采摘来的蒌蒿和荻笋。

至于蒌蒿,除了鲜食、腌制还可以做成蒌蒿茶。

这都是姜白藏给的法子。

樊云楼收这蒌蒿荻笋按照姜白藏的吩咐,自有自己的一番要求,价格也给的高。

蒌蒿一定要当日采的极鲜嫩的芽头。

荻笋更必得是才生发长出要苗粗壁厚,新鲜脆嫩的。

这样的荻笋待到剥出笋芯,嫩的可以掐出水来,散发着一股自然的清香。

这荻笋嫩芽刚钻出土不久,既嫩又脆,营养也最为丰富,要及时采收,否则最鲜嫩时期稍瞬即逝。

如果天气晴好,哪怕慢上一天,笋芽都会蹭蹭蹭长得飞快,很快就长老了便不适合食用了。

采收时荻笋长度要在半尺左右为宜,采的荻笋更要完整,须得带饱满的白色根茎。

而采收回去后,要立即处理。先剥掉荻笋最外层的硬壳,然后焯水杀青,去除涩味。焯好水后过凉,等荻笋凉透就可浸泡在盛满冷水的大陶盆中。

接下来每天不断换水,能保鲜三天左右,再久便不行了,色味都要变了。

焯水时荻笋虽然已经去掉了最外面坚硬的外壳,但却还紧紧包裹着一圈圈薄而软的笋衣,每一节都有。

烹制时,这些笋衣不好吃,要小心翼翼的一层层的剥掉,最好不要粗爆扯拽,扯坏了笋肉。

把这层笋衣剥干净,最后剥的只剩白白嫩嫩的笋肉,这才算大功告成。

这荻笋真真是毛头多笋肉少,丢头大的很,处理起来又费时又费劲,处理不好,吃的时候还会带苦涩味儿。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酒楼都会有荻笋这道时蔬。

虽然别的地方也有荻笋,但别地方的荻笋都比不得阳平的,所以这阳平的荻笋有着“阳平时鲜”的美誉。

只因阳平的荻笋比别处的格外不同,阳平荻笋带壳的鲜笋饱满紧实,一般长约六七寸许,而中部粗约一寸多,比其他地方的要粗壮。

剥了壳的荻笋,笋身呈淡绿色,笋头为芽白色。

荻笋需经过处理食用才佳,处理好的荻笋与多种食材搭配都很美味,在樊云楼广受食客喜爱。

阳平荻笋采摘期一般是每年二月上旬至三月上旬,总共约莫四十来天,错过了便得等来年。

樊云楼做的荻笋色泽淡黄,口感清香,肉质细嫩,鲜美爽口,一点苦涩之感都无,是这时节去那里必点的时蔬之一。

之所以樊云楼做的荻笋这么好吃,撇开其他不提,单只说鲜笋的处理。

这是因为樊云楼的荻笋焯水后是用淘米水来泡,这样泡出的荻笋滋味绝佳而荻笋轻微苦涩味儿尽除,是樊云楼独有的法子。

更不要提这焯水的火候也极讲究。

第一要看软壳颜色,色泽鲜黄为佳。过绿则焯水不够,未熟有涩味。焯水过凉后泡在凉水里,不能太久,太久就像之前所说色味俱变,荻笋颜色发白暗淡,笋的清香味儿也淡了,荻笋便不新鲜了。

新鲜的好食材烹饪方法往往比较简单。

土鸡、土鸭或猪蹄快炖好时,直接下在汤里煮,就能吃到荻笋细嫩鲜爽的本味。

而炖鱼时,鱼汤内也可下荻笋来吃或者炒腊肉也是一绝。

先将腊肉洗净,分成小块煮八分熟,然后改刀切成腊肉丝。

锅里放入少许油,倒入腊肉丝煸炒至金黄色渐渐析出肥油,这时加入葱姜丝和调味料,改中火继续煸香,接着将撕好的鲜荻笋丝倒入锅中,与腊肉丝大火一起翻炒,最后收汁装盘。

这道菜香气浓郁、咸鲜,滋味厚重的腊肉丝搭配着香气清新爽滑嫩脆的荻笋,让人吃的停不下筷子来。

好这一口的,只觉得这真是人间至味。

更有诗人做诗特意赞它道:

“鲥鱼出网蔽洲渚,

荻笋肥甘胜牛乳。”③

即便过了吃鲜荻笋的时节,樊云楼也有独有的法子腌制。

把焯水后的鲜荻笋,用盐腌制,密封发酵,压水至半干,装入滚水烫煮过的瓷坛中保存,能神奇的保存近一年时间不变质。味道虽比新鲜时略差些,但是别有一番风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