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窃钩 > 第60章 献策

第60章 献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经历了朝堂上一番惊心动魄,穆安现下脚下微微发软,却仍强撑着笑容,敷衍着同僚们恭维的话语。

车夫上前问道:“韩大人可是要去公主府?”

穆安木讷地点点头。

马车缓缓驶向公主府,远处,平王府的马车也调转了方向往这边驶去。

穆安到了公主府才得知景玉已经离开了。

宣珑欲留她用膳,穆安原本欲辞,却忽听门外通报,说平王宣珲求见。

穆安心中一紧,虽说巫医的事解决了,可宣珲到底是知道她的身份。

“皇姐、驸马爷。”宣珲步入庭中,拱手行礼,眼中藏着明晃晃的敌意。

宣珑转头示意身旁的侍女一一退下,一时间院内只剩下他们三人。

“平王所来是为何事?”宣珑扶着隆起的腹部缓缓坐下。

“我想问皇姐一句。”宣珲不答,只自腰间扯下一块玉佩,重重丢在石桌上,寒光一闪。

“做这谋逆之人可当真值得?”

宣珑瞥了一眼桌上的物件,“这是什么?”

宣珲瞪了一眼穆安,又居高临下的看着宣珑,“辽安皇族的令牌,黄玉所制,这一块形为蛟龙出海,皇姐可记得这是谁的东西?”

“北楚因夺嫡之争起了内乱,辽安趁机示好,说不计前嫌,愿与召国联手。”

提到辽安,穆安察觉到宣珑的神色冷了几分。

他话锋陡转,眼中带着嘲讽,“皇姐,你这个前夫对你当真是情深义重。他说,城池土地可尽归召国,他只要宜庆长公主改嫁辽安为后。”

听至此,穆安一震,忍不住开口怒斥:“胡闹!”

她亦在朝为官,却不知辽安居然提出了这样的条件。

宣珑却不动声色,抬手举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说到情深义重,平王该是最是懂得的。”

就在此时,侍女领着宣环步入前厅。?

那柔弱的少女一见宣珲,便怯怯地唤了声:“阿兄。”

宣珑缓缓起身,望着宣珲,目光如刀,“环儿,告诉四皇弟,你怎么了。”

宣环垂下头,面色渐渐苍白,她抬手抚摸着小腹,半晌才颤声道:“我有了身孕。”

空气仿佛瞬间凝滞。

穆安心头大骇,宣环曾经被召国皇帝许配给了赵贵妃的侄儿,可早就和离了。宣环也不曾再嫁,这肚子里的孩子是怎么冒出来的?

宣珲怔立原地,脸色青白交替,似乎连呼吸都滞住了。

“阿兄……”宣环怯生生地看着宣珲。

宣珲的神色难以言喻,语气带着急切,“你莫怕……一切有我。”

眼见着二人之间生起一丝暧昧的气氛,穆安渐渐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她忍不住后退了半步,儿子惦念庶母,妻子算计丈夫,兄妹暗生情愫,召国的宫庭秘闻可真是一件比一件骇人。

宣珑扶着宣环坐下,宣环却是僵直了脊背,只敢将目光低垂。

“你要怎么样?”宣珲的气势弱了几分。

“你们既然叫我一声皇姐,我自然无意为难你们。”

宣珲僵硬着拱手行了一礼,沉声道:“多谢皇姐。”

眼里情绪翻涌,也不知在想什么。

天气渐凉,空中竟然飘了雪。穆安呼出一口气,直到人都走了,她才回过神来。

“让你见笑了。”宣珑回头朝她一笑。

穆安一时有些语塞,当年王贞妃临走前让她照拂五公主,五公主与贵妃侄儿和离如今却又另入歧途,“这……确实出人意料……”

宣珑也无奈地笑笑,“宣珲一出生就被抱给了无子的昭平皇后,后来昭平皇后有了自己的儿子,宣珲又被送回生母身边,偏偏他生母念子成疾,儿子回来后没几日也去世了。”

“宣珲自幼体弱多病,丧母后一直由王贞妃照拂,和五公主宣环是患难之交。”

“他们都是可怜人。”

穆安垂眸不语,兄妹□□本就为世所不容,但愿两人能有个好结局。

回到尚书府后,穆安先是和景玉腻歪了好一会儿,才将朝堂上的有惊无险一一说来。

“巫医突然改口说陛下无病,你是怎么办到的?”穆安好奇地瞪着眼睛。

景玉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说来还要多谢你。”

“谢我什么?”

“不是你把吴九带回来,我也就不会碰巧发现吴九的朋友正是那巫医失散多年的儿子。”

穆安一愣, “原来是这样。”

景玉将人搂进怀里,凑到人耳边夹着丝丝情谊轻轻唤了一声:“侯爷……”

穆安“噗呲”一声笑出声来,她如今真正可以算得上是位极人臣了。

景玉拉着穆安到了榻上,悄悄摸摸从枕头下取出一物。

穆安拿起这枚铜铃把玩。

“这是什么?”

景玉一笑,凑到穆安跟前道:“巫医留下的,和韩秋明的药相辅相成。”

穆安闻言拨弄着铜铃,铃铛发出了一阵清脆响声。

夜色深沉,一只灰色信鸽落到了窗沿上。

穆安听得动静,从鸽脚上取下一个铜管。

穆锦和窦怀许久没有消息了,穆安不由得有些紧张。

穆安燃起蜡烛,将信上纸细细读来。

“索戈大军已整军编列,驻于孟津。”

孟津曾是晟国领土,这坐城池地方偏远,晟国被召国所灭后,孟津在几番势力争夺下如今成了辽安的地盘。

穆安将纸条点燃,如今召国兵力空虚,再战恐怕胜算不大,辽安既然又准备趁火打劫,不如将水搅得再混一些。

朝堂上,今日议事的重头,便是北伐将领的人选。

北楚的新皇刚登基不久皇位还没坐稳便被亲弟弟造了反,如今两波人马打得不可开交。正是召国趁乱而入,一雪前耻的好时机。

宣珲率先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臣弟愿亲征。”

穆安挑了挑眉,宣珲虽然还好端端地站在这却已然和韩秋明撕破脸,如今的召国是韩家的天下,他日后的日子必不好过。

这时候领兵出征,带着宣环远走高飞不失为上策。

可宣珲不仅没有领兵经验,更是因为自幼身弱,骑不得快马,拉不得硬弓,让他去倒不如再给韩稼一次机会。

一旁的大人朗声道:“此举本非君子所为,平王身系宗室,是成是败,难免落人口舌,臣以为不妥。”

朝堂之上,周文合适时出列,“臣与辽安数有交集,愿往。”

韩秋明生产在即,召国的内乱怕也不远了。穆安没想到周文合会在这时提出北上,莫非他预备班师回朝之际正是起事之时。

穆安怕惹了韩秋明疑心,此时仍不敢多言。

听得朝中大臣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却是拟定了周文合为统帅。

穆安心知自己得寻个机会与周文合一叙了。

群臣议毕,韩秋明垂帘而坐,目光微沉,“周文合领兵北上既定,但军需庞大,户部可调拨银两?”

穆安思索了片刻,从班列中上前半步,“启禀皇后,国库空虚,怕是难。”

韩秋明却不见慌张,只缓缓开口,“既然国库无余,本宫以皇后私库银两先行拨付军需。”

穆安抬首看了一眼珠帘之后那道身影,微微有些惊讶,此前韩秋明以假银票事中饱私囊,如今居然愿意吐出来吗?

穆安心中猜测对方不过是做做样子,召国国库不丰,但这笔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她心中会意,俯身奏道:“皇后深明大义,实乃我召国之福。”

言罢,文武群臣亦纷纷跪拜山呼。

韩秋明微微颔首,声音不疾不徐:“既如此,户部听令,与兵部同心筹措粮饷,务必在十日内备齐所需,不得有误。”

前日知了辽安向召国提的条件,穆安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主意。

散朝后,穆安循例求见韩秋明,两人在内殿密谈。

韩秋明端坐在软榻上,一旁的宫女在为她揉腿,许是朝中如今是韩家一家独大,她的脸色比先前好了许多。

穆安顿了顿,压低声音道:“北楚之事,我另有一计。”

“北楚内乱,辽安大军多调往北境,如今王城空虚,正是可乘之机。召国此番北上征伐,明为支援,实则欲直取辽安都城,一举定乱。”

穆安的心跳有些快,穆锦他们现下正在辽安,若是能与周文合将军的人马会合再好不过。

听得此言,韩秋明坐直了身子,顿时来了兴致。

“如此一来,”韩秋明轻声道,“召国可趁势夺地,北楚、辽安皆需依仗于我,天下局势便可尽入我手。”

穆安点头,补充道:“一旦辽安都城失守,后续如何处置,便由我召国做主,北楚国力空虚,也不敢再生他念。事成之后,召国可奠百年之基!”

“可报当年辽安趁火打劫之仇。”

韩秋明微微一笑,笑意中带着几分冷厉,“只是,此事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见韩秋明有所犹豫,穆安放缓了语气,“臣明日愿与朝臣共议。”

“不过……此事凶险必得倾全国之力,召国国库怕是不够军饷的。”穆安抬眼观察着韩秋明的神情。

韩秋明沉吟片刻,终是抬眸,“准了。”

穆安俯首行礼,缓步退出,如今朝堂之事怕是没有谁会反对她。穆锦和窦怀已寻得索戈军,届时里应外合,先取辽安,再拿召国,离成事只有一步之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