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几位武者在酒桌上点了一盘牛肉和好几瓶烧酒,“你们听说了吗,那凤翼山齐家广邀天下药师,给他们家人治病,报酬是能解百毒的至宝碧血草?”
“这自然听说了,都是一个多月之前的消息了,你这消息也太滞后了,这也值得拿出来说?”
“你别急,你们猜,那碧血草最后花落谁手?”
“无非是飞云阁和少华药峰呗,接下来是五毒老人之类的……”
“若是这么简单,我还至于让你们猜吗?”
“别卖关子了,知道你消息灵通,快说快说!”
勾起众人兴趣的那人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酒,缓缓吐出三个字:“李意言!”
“什么?那小子才多大?我没记错的话,也就二十出头吧!”
“果真是天才!上次拿走赤水药道第一的是不是就是他!”
“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类似的一幕还发生在酒楼大堂的其他桌上,整个江湖都在传李意言这个名字。
若说之前赤水的惊鸿一现,只是让大家知道了有这么个人,那么在多方势力瞩目下,能够从凤翼山齐氏拿走碧血草,可以说是真正在江湖上成名了。
在江湖上留名的方式有很多,有的时候靠一个人,比如易达祖师,有的时候靠一件事,比如宋非夷弃赤水大比不顾也要救人,有的时候靠一柄剑,比如回风剑客温涯……
江湖世代有传奇,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故事,谁也不知道当下的一个选择、一个细节是否会影响自己的一生。
成为日后别人谈起自己的时候,还能够忆起的东西。
这些东西李意言有所耳闻,但他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自从他们离开凤翼山齐家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在回少华派的路上遭遇了不少不明身份之人的攻击。
想来都是得知碧血草已经在他们身上之后,冲着这件宝物来的。
为了保险起见,贺辞章与贺悉观以及李意言也作了一点打算,由李意言乔装之后,带着碧血草,先单独一人赶回少华派。
贺辞章则与其余人一路通知少华派在各地的联络之人,一路护送,将阵势弄大,吸引主要的注意力。
这个方法虽说还有不少漏洞,但已经是目前能够做出的最好的安排。
于是,李意言戴着斗笠,一路快马加鞭配合轻功,疾驰回了上阳城。
奇怪的是,他一路上遇到了不少阻拦之人,李意言形单影只,无法之下,只能一路打一路逃。
李意言在一处路过的城池暂时歇歇脚,他总觉得自己的行踪似乎已经被泄露了,否则,江湖上每日那么多侠客往来,如何确定自己就是他们的目标呢?
一边喝着大碗茶解渴,一边在心里盘算,一个不小心,手上的茶碗打翻在了胸口。
见到自己身上的绛霭,并没有被茶水打湿,李意言醍醐灌顶,自己身上的绛霭太惹眼了。
向小二打听了城中的成衣坊“锦绣乾坤坊”所在之处后,李意言在里面换了一身行头,从后门绕出。
果然看见,成衣坊门前蹲着几个人,看似是树下乘凉,实则却是在观察成衣坊门口进进出出的人。
匆匆看过一眼之后,李意言很快放下斗笠,又开始赶路。
这一路上盯着他的人果然少了许多,可是,绛霭是在少华派炼器峰炼制而成的,自从炼成之后,他也没有出过少华派的势力范围,江湖人士是怎么知道的呢?
还是说……这消息本就是从少华派内泄漏出去的?
一路疾驰,原本七天的路,硬是让李意言在三天时间里赶完了。
回到少华派之后,此前的疑问一直压在李意言的心头没有解决,他也并未向其他人提起此事。
是年九月,已经是李意言进入少华派之后的第三年,这一年少华派没有再招收新弟子,因为唐运思那一批弟子在药术修习上面的速度比李意言这一批要慢许多。
从凤翼山回来之后,李意言一直在潜心研究碧血草,只可惜有一些发现,但不多,还不足以参透其中的奥妙,这也让他对南宫珮缨愈发佩服起来。
同时,他也逐渐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几乎与外界人隔绝交流的状态。
院子里的插下的那一根橘子小树在秋天的时候结出了小小的果实,不过李意言看了下,个头太小,估计是长不大的,就算勉强长成也必定是又酸又涩的。
想要吃酸甜可口的大橘子,至少还要等到明年。
明年,要等到明年的明年,温绯乐才会回来,到时候可以与他一同吃橘子。
到时候,肯定要拿一个还没熟的青橘子,剥了皮塞进温二少爷的嘴巴里面,谁叫他一去就是闭关三年不见人影。
这期间,倒是有人主动来找李意言,贺悉观几次过来,询问他关于碧血草的进展。
李意言都如实回答了,他其实察觉到贺辞章峰主或许受到了来自掌门的压力,希望他把碧血草贡献给门派。
可是,既然这是他凭本事得来的,而且将碧血草带回的时候发生的事情让他对少华派内部也并不放心,故而李意言就装作不明白贺悉观的意思,顾左右而言他。
“师兄,之前同你说了好几次想请教你御针术的,只可惜一直没有时间,下次请你一定把银针带来,让我涨涨见识。”
贺悉观听李意言这样说,也只好告辞离开。
然后除了大师兄贺悉观之外,另外常来的一人是唐运思。
在少华派内过了一年,不知是否因为山路走得多了,还是少年到了抽条的年纪,唐运思清瘦了很多,再也不是以前圆滚滚的样子,倒也有几分清秀少年的影子,不过那股对着李意言的亲热和崇拜之情还是一如既往。
一开始的时候,唐运思只是听说李意言从凤翼山齐家回少华派的路上遇到了诸多不顺,很是担心,所以借着送些伤药的名义来探望师兄,这一探望,他就发现意言师兄不给他们讲学的时候,还是很好亲近的。
一来二去,唐运思就跟李意言熟悉了起来,从一直带些吃食过来,逐渐上升到敢请教李意言问题了。
李意言也记着唐运思,毕竟他是为数不多在讲学时能勉强跟上他的弟子。
在唐运思提问的时候,李意言也记得自己此前的讲学失败的教训,对于问题的分析更加细致,更加有耐心地去解答唐运思的问题。
所以,就在这样一日日的接触中,唐运思对李意言的崇拜更甚。
越是接触学识高深之辈,越是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唐运思现在就是这个心态,他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拉其他同门过来一起求学。
可是其他弟子先是被李意言讲学时的样子给吓到了,后面又出了采买一事的风波,平日里更是深居简出,虽然有少华首席的名号,但是李意言在少华派内似乎都没有几个亲近的人。
至于剑峰那边,在听到李意言回少华派的路上遭遇江湖截杀的消息时,谢惠琏是非常担心的,可是转念一想,又有些生气,李意言这臭小子都多久没来剑峰了。
看来,上次李意言说过他想要专注药术,所言非虚。
去了药峰小院找过他几次之后,每次李意言都在一个人看古籍,谢惠琏又是个坐不住的性子,加之杨绘情又重新回到了剑峰,因此后面谢惠琏也就不来了。
李意言觉得这样也挺好,没有人打扰的世界,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温绯乐随温涯闭关也有接近一年了,他的回风剑法已经练至小成。
温涯一开始还碍于面子,始终保持严肃,对温绯乐总是挑刺,时间一长,也终于是忍不住对自己这个孙子的满意。
他这个孙子随了他,小时候调皮捣蛋,却是个练剑的好苗子,温涯有些满意的同时又有些伤感。
如此天赋,如果没有练剑,那么是一种浪费,可是如果练了剑,将来入了江湖,就要面对许多事和数不清的危险。
这种矛盾和纠结的心理,温涯还是没有想通。
温绯乐虽然是在闭关,但温涯也让他每日了解一些江湖中发生的大事,好为以后做准备,行走江湖见识非常重要,而见识是需要底蕴和积累的。
“江湖至宝‘碧血草’被少华派李意言所得?”温绯乐这日练完剑,在温涯的书房中翻阅送过来的近日大事。
温涯给他解释了一番碧血草的来历和功用,“说到这‘九幽仙子’南宫珮缨,我当年曾与她有过一面之缘,看上去倒是个至诚至善之人,也不知最后的终局如何了……”
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温绯乐的关注点都在李意言身上,听到温涯说到南宫珮缨,有些好奇地问:“爷爷,‘九幽’这个名字听上去就有些怪瘆人的,不像什么好人呐?”
“你知道些什么?”温涯嗔怪地睨了自家孙子一眼,“此名乃取自即便是病至魂魄都到了幽冥黄泉,南宫珮缨也有把握能够将人救回来的意思,现在的江湖真是……唉!”
温绯乐觉得有些新奇,这似乎和他以前所知晓的完全不一样,在成为少华派新弟子的时候,自然有长老为他们讲述一些药道过去的历史以及惊才绝艳之辈,可是完全略过了南宫珮缨这个人。
如果真的按照爷爷所说,南宫珮缨是个药术天才的话,现在的江湖宗门又为何要忽略掉这段历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