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农门庖厨:穿越娘子的百味传奇 > 第57章 商量新品

第57章 商量新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从铁匠铺出来后,烈日高悬,柳知夏抬手遮挡着刺眼的阳光,心中盘算着还钱和采买的事儿。

她先朝着集市角落的屠宰场走去,还没靠近,便能闻到那股混合着牲畜血腥与内脏脏器特有的气味,场内不时传来牲口的低鸣与屠户们的吆喝声。

柳知夏走进其中,一眼就瞧见了刘屠户,他正熟练地分割着一头肥硕的生猪,手中锋利的屠刀上下翻飞,猪血顺着案板边缘汩汩淌下。

“刘大叔!”

柳知夏提高了音量,声音在嘈杂的环境里显得有些微弱。

刘屠户闻声转过头,瞧见是她,脸上立刻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抬手随意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却不小心溅了一脸血点子,

“哟,柳姑娘,今儿咋有空来我这儿啦?”

柳知夏快步走上前,从荷包里掏出几枚铜钱,递了过去,神色略带歉意地说道:

“刘大叔,之前在您这儿拿了猪小肠,这段时间一直忙着糕点铺的事儿,今天特地来把钱给您,实在不好意思,拖了这么久。”

张屠户接过钱,大手一挥,满不在乎地笑道:

“嗐,就这点小钱,我都快忘啦,你这姑娘还挺实在。”

结清猪小肠的钱,柳知夏又来到猪肉摊。猪肉摊老板王大哥正热情招呼顾客,案板上猪肉色泽红润。

柳知夏等王大哥闲下来,上前说道:

“王大哥,真不好意思,之前买猪肉的钱现在才来给您。”

说着把钱递过去。王大哥接过钱,笑着说:

“不碍事,我信你。”

柳知夏挑了块五花肉和两根排骨,用粗布包好,拎着往家走。

回到小院,柳知夏一头扎进厨房。她先把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放入清水中浸泡,去除血水后焯水去腥。

接着,在热锅里倒入菜籽油,放入葱姜爆香,随后将肉块倒入锅中煸炒,直至表面微微焦黄,再加入大料,小火慢炖。

不多时,厨房里便弥漫着卤肉那浓郁醇厚的香气。

她又将排骨洗净剁成小段,与玉米、胡萝卜一同放入砂锅中炖煮,准备做一道暖身又营养的排骨汤。

就在柳知夏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张秀花、王婶和李杏花陆续抵达。

张秀花风风火火地走进厨房,大声说道:

“夏丫头,还在忙呢,我来帮你!”

说着,便挽起袖子开始洗菜。

王婶则慢悠悠地走进来,看着满桌的食材,笑着说:

“你这孩子,太客气了,弄这么多好吃的。”

李杏花轻声细语地安慰柳知夏别太累,自己也帮忙摆起了碗筷。

饭菜上桌,大家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欢声笑语不断。

柳知夏给每人盛了一碗汤,笑着说:

“大伙快尝尝,没啥好菜,就是想和大家聚聚,顺便聊聊我糕点铺新品的事儿。”

众人纷纷动筷,对柳知夏的手艺赞不绝口。

酒足饭饱后,柳知夏放下手中的碗筷,清了清嗓子,神色中带着几分期待与恳切,将自己研发新品时遇到的问题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姐妹们、婶子,实不相瞒,我这段日子为了糕点铺的新品,那可是绞尽了脑汁。”

“就说这鸡蛋仔吧,我用平底锅煎出来,模样歪七扭八的,实在拿不出手;还有这桂花糖糕,吃起来总觉得少了点独特的韵味。”

“我心里急啊,所以今天请大伙来,就是想让你们帮我出出主意,你们点子多,可一定要帮帮我。”

“另外,糕点铺开业在即,我想着新品制作肯定忙不过来,要是各位不嫌弃,能不能每日来帮我做做新品,工钱肯定不会少了大家的。”

张秀花性子直爽,柳知夏话音刚落,她就抢先说道:

“夏丫头,你这鸡蛋仔我听着就觉得新鲜,可惜没尝过。不过要我说,模样不好看,肯定是缺个趁手的模具。”

“咱找个手艺好的工匠,打个专门的模具,做出来保准规整又好看,到时候往店里一摆,客人指定被吸引过来。”

“你让我帮忙做新品,那肯定没问题!我这双手可闲不住。”

王婶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接着点头附和:

“秀花这话在理。再说说这桂花糖糕,依我看,加点红枣碎准没错。红枣香甜,和桂花的清香一搭配,味道肯定更丰富。”

“名字也能改改,叫‘枣香桂花糕’,多顺口、多好听,一听就想买来尝尝。”

“夏丫头,你这忙我肯定帮,每天来搭把手,盼着你这糕点铺红红火火的。”

一直静静听着的李杏花,这时也开口了,她细声细语却条理清晰:

“我觉得除了在制作和食材上想办法,摆盘也很重要。同样的糕点,精致的摆盘能提升不少档次。”

“咱们可以找些好看的盘子、碟子,再搭配点花草装饰,顾客看着舒心,自然更愿意买。”

“夏丫头,我时间多,以后每天都能来帮你弄新品,一起把这事儿做好。”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柳知夏认真倾听着每个人的建议,不时点头回应,还拿出纸笔,将要点一一记录下来。

不知不觉,月亮已悄悄爬上枝头,洒下银白的光辉,温柔地笼罩着这个充满烟火气与希望的小院 。

柳知夏把大家送到院门口,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温暖。

她暗自下定决心,等店铺开业,一定要把王大叔一家都请来,好好感谢这些一路支持她的邻里 。

送走众人后,柳知夏回到依旧弥漫着饭菜香气的院子,望着满桌残羹,脑海里还回荡着方才热烈的讨论。

她没有立刻收拾碗筷,而是坐在石凳上,闭眼细细梳理着大家给出的建议。

月光如水,洒在小院的每一处角落,也照亮了柳知夏满是思索的面庞。

她想着张秀花提到的模具,或许可以去集市上寻寻那些手艺人,看能不能定制出独特又合适的。

王婶说的红枣碎,明天便要去采购些回来,加到桂花糖糕里试试。

李杏花的摆盘提议也让她深受启发,简单的糕点,若是搭配精致的摆盘,说不定能增色不少。

柳知夏起身,将碗筷收拾进厨房,清洗干净后,又把剩下的食材妥善存放好。

回到房间,她点亮油灯,拿出纸笔,开始记录下今晚讨论的要点,顺便规划明天的行程。

除了采购红枣,还得去拜访镇上的木匠和陶艺师傅,看看能不能做出鸡蛋仔模具,以及设计些别具一格的糕点摆盘器具。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柳知夏便起身,简单洗漱后,直奔集市。

她先是来到熟悉的干货摊,挑选了色泽红润、颗粒饱满的红枣,又仔细询问摊主储存和处理红枣的方法。

离开干货摊,她四处打听木匠和陶艺师傅的摊位位置。

在集市的尽头,她找到了木匠陈师傅的摊位。

陈师傅正专注地雕琢着一块木头,柳知夏说明来意后,陈师傅挠了挠头,面露难色:

“姑娘,你这鸡蛋仔模具,形状古怪,制作起来有些麻烦,不过我可以试试,只是得花些时日。”

柳知夏连忙道谢,表示愿意等待。

随后,柳知夏又找到陶艺师傅赵大娘。

赵大娘的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精美的陶器,柳知夏看着这些作品,灵感迸发,和赵大娘商量着制作一些小巧精致、带有古风图案的糕点托盘和碟子。

赵大娘对这个新奇的想法很感兴趣,当即答应下来。

忙碌了一上午,柳知夏带着采购的红枣和满心期待回到小院。

她顾不上休息,一头扎进厨房,按照昨天大家的建议,开始制作加入红枣碎的桂花糖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