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旭有个习惯,只要他一想和赵构度蜜月,就会把孩子扔给沈甜。
沈甜会给孩子安排诸如露营、野炊、夏令营等等一系列的学研活动。实在不能从学校入手,就会尝试从基地训练入手。虽然这听起来非常独裁,诸如赵构也曾觉得这样会不会影响到教学进度……但沈甜的说法是,学校本来就会有一个学期最少两次的“活动”,只要符合规定,就不存在扰乱什么教学秩序。
好的说法是孩子们又多了一个看世界的机会。
对闫旭而言,他只是能和赵构独享二人世界而已。
冬天,孩子们一起动身去了北极。而赵构和闫旭,离开了舒城,去往珑城。
赵构一路上都在问,这次我们要去做什么呀?
年岁渐长,他的心性却越发往小孩子去了,他享受闫旭给他准备惊喜的过程。
“去看看我的妈妈。”闫旭说。
赵构安静了,然后说好。
珑城不属于第一集团,行政划分上,它在第二集团。闫母叫闫洁,出生在珑城。
生下闫旭之后其实没再回过珑城,但是小时候,她常给闫旭讲珑城的事。
在闫旭心里,妈妈在珑城的日子是幸福而惬意的。所以他想带赵构来看看妈妈,准确来说,是看看妈妈生活过的地方。
“所以你的打算呢?”赵构问他。
此刻两人刚下飞机,打了车到了饭店,吃完了饭,在路边散步。天色已晚,路过的车打着灯,一会儿过去几辆,一会儿过去几辆。
天气预报说有初雪。
闫旭正要说,偏头去看赵构,抬手给他整理围巾,然后忘了要说什么。因为赵构在看他,眼神很温柔。
“我找了一个房子,和妈妈说的那种很像。”闫旭似乎想起了赵构的问题,一边说着一边把赵构的手握住,塞进自己的大衣衣兜里。
“妈妈说她以前住的地方,两室一厅,有厨房和卫生间。靠近街道,所以行道树的影子,总是挂在窗上。早上会因为嘈杂的人声醒来,晚上伴着汽车鸣笛入睡。”闫旭和赵构十指相扣,“家离市场不远,所以刚刚好起床后就能加入买菜大军。早上的菜最新鲜。”
赵构听他说着。
两人走在桥上,桥下有两艘渡轮,正驶向远方。
“夏天鸟儿们很吵。”闫旭停顿了一下,“啊,是不是有点冷了?”
“还好。”赵构抬头看向天空,路灯的光晕里,飘下一片一片的雪花。
“是初雪。”他有点意外,转头看闫旭,发现闫旭在看他,毫不惊讶。
“前面有奶茶店,你最近不用戒糖,我们买杯热饮喝吧。”
闫旭没有点含咖啡因的奶茶,那说白了并不算奶茶——只是一杯加了椰奶的红豆薏米糖水。闫旭给自己点了一杯桃胶血糯米炖梨汁。
出门的时候雪下大了,赵构好奇地看着闫旭手上的奶茶。
“喏,这个也不错,试试吧。”闫旭知道他想喝,所以两杯都点的他能喝的。
“这个好喝。”
“我回去给你煮。”闫旭紧接着出口。
“到了。”闫旭带他从单元门进去,总算舍得把手从兜里抽出来,放开赵构的手了。
“请人收拾过了,今晚先凑合住住,明天我们再看看还有哪里要整理的。”闫旭打开房门,回头看赵构一手拿着一杯,还晃晃里面的小料,就不再说什么,开了灯给他拿了拖鞋。
“旭旭。”
“嗯?”
“明天你要带我去买菜吗?”
“你想去吗?”
“想。”
“很乱,很吵,水产区和禽类区有一些异味,没关系吗?”
“没有。”
“好,那我们明天去。”闫旭接过喝空的杯子,扔进垃圾桶,又抬手给赵构把头上和肩膀上的雪扫下来,接过他顺势换下的衣服。
“我们住多久?”他走进房间,果然看到窗上挂着行道树的影子。
“一个星期。”
“明天早上起来,地上会有积雪吗?”赵构伸手出去,雪花落在掌心,冰凉。
“会吧。”闫旭关上房门,看向赵构,“晚上会冷哦,我先去把卧室的空调打开。”
“我们在二楼,出门很方便。”
赵构又说。
老式单元楼没有电梯,最高也就八楼。步梯二楼确实很方便。这是一个市郊。
“不远还有个滨江公园,景色也不错,有空带你去逛逛。”闫旭说完,又走进卧室,打开了门窗透气,先打开了空调,再从衣柜里拿出睡衣,“先去洗澡吗?”
“好。”赵构接过睡衣,往浴室走去。
赵构对这种房子很感兴趣,他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感兴趣。因为前三十年,或许在他的认知里,从没有普通房屋应该是什么样的概念。只有基地宿舍、医院病房、家里那套奇怪设计的别墅、安全屋还有酒店的概念。
他现在要慢慢回到生活中去。
普通、平凡的生活。
所以闫旭选了这里。
或许妈妈并没有来过这里,但闫旭想,无论如何,他带赵构回来,是一种心理上的“认亲”仪式。珑城很大,或许不同的时空里,他们去过某一条街道。即便从不相干,珑城的河养育了母亲,他们仍旧血脉相连。
妈妈,我来看你了。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