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孔子长于教人、孟子长于议政、老子崇尚自然、墨子兼爱尚同相比,荀子长于知世治世,更加专注于社会关系和社会治理。
打开《荀子》一书,最直接讲到“群”的,首先是《王制》篇中的一段话:“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而且,《荀子》全书不仅直接讲到分群、合群、能群、使群、善群、为群、利群、乐群和安群等,就是那些没有直接讲到“群”的篇章,其实也是与“群”密切相关的。
荀子讲究的“群”主要是以人伦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所谓“以人伦为基础”,是因为“人伦”乃社会关系之“大本”。
何谓“人伦”?荀子说,能够让不齐变得整齐,让弯曲变得有顺序,让不同得以统一的,就是“人伦”。
荀子所说的“人伦”,已经不是如他的前人那样仅停留于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亲友这些表层的关系,也不是血缘、地缘、业缘、友缘这些“分类”的关系,而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社会名分。
这样理解的“人伦”,也超出了一般所谓伦理道德的含义,而彰显了“群性”亦即“社会性”。
荀子显然认为“群道”如同自然法则一样具有必然性,运用到人类社会,政令得当,则百姓就会团结一心,贤良就会心悦诚服。
处于战国末期的荀子志在总结几百年间战国纷争的经验教训,他不是只知强调“贵贱”“差等”,他的目的是强调秩序,实现“大治”,达到“至平”。
写完后晾干墨迹,卷起竹简放在了王诩桌案上。
孙膑作为田忌的军师,仍在写着什么,我靠近了看,是军纪之类的细枝末节的东西,军阵是我好奇的部分,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遇到。
棋盘上仍旧在厮杀,我不太看得懂,专心致志的盯着棋盘格,希望能沾一沾仙气,也能学到几手,不想再被私熟里的小童嘲笑。
“哎呀!打我干嘛?”
“拿来。”王诩用手指敲了一下我的头,让我瞬间回到幼时上学对老师的恐惧之中。
我木然地揉着自己脑袋,把写好的竹简递给他,不忘补充道:“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诚然儒家之外,还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宋轸笑着摇了摇头:“一身反骨。”
“难道我领会错了?不是写心得吗,必须要批评吗?”我一脸迷茫。
“你没错,接着群道继续写……”
“啊?好的。”
接下来:
一、仁:群的构建理念。
仁以孝悌为本。
……引经据典的论述。
二、中庸:群的和谐之道。
一般而言,中庸是指“在日常事务中持守中道”,即平衡与和谐之义,因此,从群的位育和化育角度看,秉持“中庸”之道,即是以“中和”为群之理想状态。
……引经据典与实际案例的论述
行礼的要求是达到中庸,由于倡导礼法治国,所以不仅仅是礼要求达到中庸,还要求有中庸之经济,比如井田制,也要求中庸之国策,比如羁縻绥靖,还要求有中庸之祭祀等。
写完了,我自己都看不下去。
太虚无缥缈、实施起来太需要人的道德自觉性,突然觉得自己写的像个小朋友,幼稚、天真。
特别是论据在“孝”和“礼”,儒生都说烂的东西。
尤其是“礼”,不正是礼的分崩瓦解,才进入到战国时代的吗?
孙膑喊宋轸誊抄公文。
烛火金黄色的光,摇曳生姿,照耀在孙膑略显苍白的脸上,他的眼睛里闪耀着金色光芒,背坐的挺直,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
王诩过来拿起我写的垃圾,
“老生常谈的东西,”随手扔在了地上,“不要忘记了荀子主张“性本恶”。
我补充道:
“写儒家很难避开仁和礼,接下来我会论证荀子的法律思想。”
1.“人性恶”思想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2.“隆礼重法”、“德礼政刑”思想
“隆礼重法”是荀子法律思想最核心的内容,通过对儒家之“礼”和对法家之“法”的结合起来,提出独特的隆礼重法思想理论。
荀子在肯定“礼”和“法”都是治国平天下重要手段的同时,也批判了法家的严刑酷罚,同时也纠正了儒家过分依靠德治和教化手段忽视政令刑罚的理想主义思想,进而提出“德礼政刑”相互为用的观点。
3. “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思想
荀子认为:“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我写完递给王诩,蹲下身去捡被扔掉的竹简,不料脑袋上又挨了一记,皱眉正欲发怒,抬头望见王诩,如皓月当空、冰雪消融,怒气便不争气的消失了,
“下次写简单一点,说话要言简意赅,直击要害。”
“好啊。”对比刚才的评价,这已经算是表扬了,应该可以去稷下学宫了吧。
“不过,稷下学宫你要晚点再去了,等你辩言长进一些。”
“你不觉得你要求过高了吗?”
“你是说你掌握了千篇一律的基础理论知识?”
“基础知识也要学的,不学怎么会?”
“那就慢慢地学,这次我带孙膑和宋轸去。”
我怒目而视,又不敢眼神对视,最后还是灰溜溜地拂袖而去。
……不如私下看看有什么办法能进去。
走出前厅,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意识到涉及到专业上的知识,我还是外行看热闹的程度。
次日早上,地上结着冰,雪已经融化的差不多了,旭日初升,树稍上挂着冰凌,冰凌折射出金色,临淄城有种巍峨的壮观。
我药铺里预定了药箱里必备的物品,来取药品的时候碰到了子掏,太久没见,还是温文尔雅,如沐春风的君子作派。
“姑娘,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你来这里做什么?”
“我来看祖父。”
“我要进军队里,做医师。”
“……这天下怎么就有这么巧合的事,我也会进这次的军医培训,”他微微皱眉,很快一闪,就又恢复了满面春风,“外祖父在太医署,硬逼着我去的。”
我整理着医箱,兴奋起来:“太好了,有熟人可要互相帮助,”合上药箱,“你住在哪里?”
“我祖父是这家药铺的主人,你要找我来这里就可以,”他摊开双手,无奈道:“不过,这次医师讲课统一吃住在军营。”
“哦?看来挺严格的,那岂不是也要守军规。”
“听说相关事宜都是鬼谷弟子孙膑向齐王纳谏的。”
“你去过稷下学宫吗?”
“你想去稷下学宫?恐怕不太行,里面都是男子。”
“有办法进去吗?”
“我在里面学习过一年。”
“那就是有办法了,”我放低声音说,“有鬼谷子和荀子的辩论,不要错过。”
“这两天就要收到军诏,恐怕时间上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