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溪畔农家种田日常 > 第25章 第25章

第25章 第25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可如何是好?总不能跟古代人说“撒狗粮=秀恩爱”吧?

嘴巴比脑子快就是这个下场......

突然,她灵光一闪,再次大声叫道“再吃,狗子要被撑死了!”众人循着她的视线看向喂狗的二狗跟阿宁,这才了然。

陈木匠哈哈大笑“可不是嘛,瞅瞅,别再撒狗粮了,没看见那只公狗被喂得肚子圆滚滚,像揣了崽子吗?”

许梨松口气,还好还好,终于揭过这一篇儿了。

太阳下山后,盖房子的人纷纷回家去了,热闹了一天的小院儿终于宁静下来。

院里的道场上铺满了金黄的麦秸,鸡鸭回笼,大黑坐在核桃树下咬毛。

许梨突然开口“舅舅,你随身可带有纸笔?”

夏菖蒲也没多问,以为她要画鞋样子,便起身找来递给许梨。

许梨磨好墨,按照原身记忆里这个时代的字的模样,勉强写了一张欠条,欠条内容很简单,欠了多少银子、什么时候还清,都留出了空白。

写完,许梨递给夏菖蒲。

夏菖蒲嘟囔道“我又不懂鞋样子......”

他已有些老花眼,待凑近看清纸张上的字后,气得咳嗽了好几声“梨娘,你这是何意?”

许梨看了陆柏一眼“我跟陆柏都觉得让你破费这许多银钱,实在说不过去......”

夏菖蒲直咳得满脸通红,他打断许梨“想必你夫妻二人怕花了我这个老舅的钱,日后我老了是你们的累赘?咳咳咳,所以才要如此生分?”

陆柏端了两碗凉茶,分别递给夏菖蒲跟许梨“舅舅,你且听梨娘说完。”

许梨看了新修的房子一眼“修房子,至少要花二两,还有之前的三百两银票,这对于寻常农家来说,可能一辈子都未必攒得下这么多钱,舅舅你却轻飘飘地给了我们,那我们以后还辛苦种田、钻营小生意干啥?”

“反正过不下去还有老舅你帮衬,但坐吃山会空,你能养我们一辈子吗?有了这欠条啊,咱心里才有压力,有了压力也就有了干劲。”

夏菖蒲本来还气鼓鼓,听许梨说完,沉默良久才缓缓点头“你说得也并非全无道理,我只是......”

许梨摇摇头“亲兄弟还要明算账,这些钱都是老舅你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说不定咱以后有了舅母,你也有一家人要养,怎能如此视钱财如粪土?”

夏菖蒲老脸一红“瞎说啥?老舅我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

其实,夏菖蒲家底并不厚,这些年他以为家人都已离世,心灰意冷,对钱财之事看得极淡,挣一个花一个、快活一天是一天。

所以为穷苦人家看病常不收诊费,遇见那等走投无路之人更是慷慨解囊,所有银钱加一起也不过数百两。

给外甥的那三百两,已掏空他一大半的家底。

许梨见他听进去了,才进屋拿出那几张银票,从中抽出一张面额最小的留下,其他都送还给夏菖蒲“舅舅,这五十两算我跟陆柏问你借的,我寻思着人‘树挪窝死,人挪窝活’,咱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啊,种地不过是靠老天爷吃饭,还得寻摸个其他营生,万一有个天灾人祸的,多挣些身家,心里也踏实,不是?”

夏菖蒲眯起眼睛看许梨“陆柏,你娶了个好媳妇儿啊,想得怪长远的。”

陆柏看着许梨笑了。

许梨拿过欠条,一边写一边说“盖房的这些钱,舅舅就吃些亏,当帮衬外甥了,我只把这五十两写上去,劳舅舅折几个息钱......”

夏菖蒲无奈地摇摇头“你这说得啥话?”

许梨满怀感激地将欠条递过去“舅舅,你收好。五年后咱还你这五十两,到时候要是万一......兴许还得拖欠几年。”

这个时代庄稼人挣钱真是太难了!

一天挣几两几十两?许梨不敢想,这样的好事大概只存在穿越小说里吧。

夏菖蒲看着手上的欠条,有些好奇“梨娘,竟还识字?”

阿宁正在旁边给大黑掐跳蚤,闻言颇为自豪地道“俺也会,我爹是童生,曾教过跟阿姐识了几个字。”

夏菖蒲了然“原来如此。”

因不用管盖房子人的饭,许梨这几日过得颇为轻松。

这日,陆柏正在装麦子,沈氏端着饭碗站在院外跟许梨唠嗑“梨娘,明儿我让爹代我上一天工,我跟石头还有大哥进城卖麦子,已许久没去镇上了,你可想去逛逛?”

许梨看看陆柏“陆柏,咱家可要卖麦子?”

夏菖蒲摇着蒲扇溜达过来道“粮价,怕是只会一天比一天低了,现在还能勉强卖个好价钱,朝廷前些日子已开始开仓放粮,再加上新粮上市,只会越来越不缺粮食。”

那岂不是说,现在一石粮食卖得的铜板,等再过些日子肯定能买不止一石粮食?

但许梨有些舍不得新麦子,新麦磨的面粉比陈麦面粉好吃多了,要不把家里上个月买的粮食先卖了?现在卖价估摸着比四月买的时候要贵,怎么着都能赚一些差价,实在赚不了差价,留着自己吃也不亏。

约定好上街时间,许梨便将四月买的粗粮收拾出来,装了两袋子。

翌日天还没亮,村里人都陆陆续续到镇上去了,牛车运粮食要加钱,庄稼人挣一个铜板都艰难,索性相约着将粮食挑到镇上去卖。

陆柏一人轻轻松松挑了两大袋,夏菖蒲跟许梨则每人背了半袋子。

五月中下旬,天气炎热,负重而行实在走得艰难,到镇上时已接近晌午。

许梨观看镇中情形,只觉比瘟疫前略冷清些,但已恢复了七八成,想必夏菖蒲的药极为见效,瘟疫已不再让人闭户不出了。

到了镇上,大家自行先解决晌午饭——有那会过日子的,一大早就摊了饼子,这会儿就着凉开水边看着来往人群边吭。

许梨想多去餐馆、酒肆溜达溜达,看能不能找到商机,所以就没准备干粮。

“走,老舅今儿请你们吃顿好的!”夏菖蒲大手一挥,就要招呼沈氏两口子、宋阿牛一同去吃饭,他们三人说什么也不去。

沈氏径直走进一家破烂小面馆,头也不回地道“粮食可以先放在这里,你们且去你们的,等会儿还在这里碰面就成。”

夏菖蒲作罢,带着许梨三人来到一家酒楼,这家酒楼名唤“醉仙楼”,虽位于巷子深处,但吃饭的人却不少。

一个机灵的店小二满脸笑意地将几人迎了进去“几位客官里面请!咱醉仙楼有炒菜、卤菜,有浇头面、凉拌面,看各位想吃点啥?”

夏菖蒲熟稔地念出几个菜名“蒸鱼、蒜泥白肉、麻婆豆腐,再来一个凉拌莴笋丝并四碗米饭,哦,再跟我打二两竹叶青。”

店小二眼睛一亮“好勒!马上给您上菜。”

说完一甩肩头白毛巾,往后厨去了。

许梨环顾四周,这醉仙楼分上下两层,上层应是设有雅间,因为上楼的客户穿着打扮比一楼的客户明显要好上不少,一楼则较为热闹,有就着蒜子埋头吃素面的、有就着凉碟小菜自斟自饮的,有拖儿带女就着两道素菜打牙祭的......

怎一个热闹了得!

“别看这醉仙楼小,十年前、十年后它家生意就没差过,听说这里的掌柜自个儿便是个颇接地气的老饕,隔三差五让后厨做些新菜式,亲自品尝、多番改良,而且坊间传闻他这人从不嫌穷爱富,不管你是吃一碗面还是点一大桌子山珍海味,只要进了醉仙楼啊,都会被店小二奉为座上宾,客客气气的......”

许梨听进去了,或许可以考虑跟这个掌柜的谈一谈?

夏菖蒲往嘴里塞了一块蒜泥白肉,又“滋溜”喝了口白酒,颇为享受地咂了咂嘴“就是这个味儿!这蒜泥白肉看似简单,但很是考验刀工与火候,火候不到则生、火候太过则不够嫩,热片冷吃,方是过瘾!”

店小二一听,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一看老翁就是个会吃的,说得端的是头头是道!”

夏菖蒲喝口酒,悠然道“你说对了也说错了,我确实是个会吃的,但并不是老翁.......”

阿宁、陆柏埋头猛吃,许梨嘴角抽了抽,跟店小二对视一眼,都忍不住想笑,这个老翁真可爱!

最后一道清蒸鱼上来,许梨险些作呕,她对腥味很是敏感,店小二一愣“客官这是咋了?可需清水?”

许梨指了指那道清蒸鱼“太腥了!”

“嘿哟,找茬的来了!我可是醉仙楼常客,这清蒸鱼是他家招牌菜之一,我吃了十几年,从未觉得腥!”

旁边有桌客户吃瓜不嫌事大,店小二还没开口,他倒好,先叫嚷开了。

“就是,就是!怕是你的嘴巴腥,吃啥都腥!”

“没有富贵命,却有富贵命,戚!”

来这里吃饭的都是醉仙楼常客,许梨轻飘飘的一句吐槽,惹得众人群起攻之。

当然,大部分是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故意拱火。

店小二见许梨不卑不惧,似乎颇为淡定,看着也不像闹事的,他客气地道“客官,之前可来咱醉仙楼吃过饭?这鱼,是庄户今儿天不亮就送来的,送来后就用清水放养,十分干净,烹饪时.......”

这时候,从外面走进来一个胖乎乎的、颇似弥勒佛的厚耳垂男人,约莫四十多岁。

“怎么回事?可是招待不周?”他不卑不亢地走过来问。

店小二叫了声“掌柜的”,小声说了原委。

那掌柜的挥挥手“你且去忙别的桌,我来跟这个小娘子说几句话,大家伙各吃各的,再看热闹饭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众人继续埋头吃饭,但都支棱着耳朵,看这个找茬的女子会如何狡辩。

许梨看了看周围吃瓜堂客,不慌不忙地道“我确实是找茬,不过掌柜的听后肯定会反过来谢我。”

吃瓜堂客眼珠子险些没掉出来,啥?找茬人家掌柜的还要谢你?

这小娘子长得人模狗样,就是脑瓜子不太好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