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绍宋之一世长安 > 第16章 一世长安(14)

第16章 一世长安(1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祖父夏令吉赠太保,曾祖母张氏卫国夫人;祖父夏谷赠太傅,祖母孙氏蔡国夫人;母赵氏福国夫人。

郭皇后有两个弟弟,郭师元和郭师禹;夏皇后有一个弟弟夏执中,再来看看弟弟们的待遇:

隆兴元年(1163)十月十一日:诏夏执中特与依格补承信郎(从九品);二十四日执中除閤门祗候(从八品)

隆兴二年(1164)正月二十六日:诏皇后弟承信郎、閤门祗候夏执中除右武郎(从七品)、閤门宣赞舍人(从七品)。皇后亲属恩泽依格二十五人。

乾道二年(1166)四月十三日:诏达州刺史(从五品)、带御器械、干办皇城司夏执中妻安人谌氏特封宜人,皇后归谒家庙推恩也。

乾道三年(1167)六月二十五,夏皇后驾崩;闰七月十九日:诏安恭皇后弟夏执中特与转宜州观察使(正五品)。(以后就要看两个死去的姐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高低了。)

淳熙元年(1174)四月:郭师元武功大夫、忠州团练使(从五品)、主管佑神观。

淳熙七年(1180)八月:郭师元均州防御使(从五品)、带御器械;郭师禹忠州防御使(从五品)、带御器械、干办皇城司。

淳熙十一年(1184)九月:郭师元福州观察使(正五品)、提举佑神观;郭师禹利州观察使(正五品)、提举佑神观。

淳熙十三年(1186)二月:郭师元奉国军承宣使(正四品);郭师禹昭庆军承宣使(正四品)。郭师元早死,临死也没混上建节(节度使官)。

淳熙十五年(1188)六月四日:武泰军承宣使(正四品)、带御器械、干办皇城司、专切提举训练所、宜春郡开国公夏执中授奉国军节度使(从二品),提举万寿观。(起点低的夏弟弟却率先建节。)

淳熙十六年(1189)正月:昭庆军承宣使(正四品)、提举佑神观、吴兴郡开国侯郭师禹授保大军节度使(从二品),提举万寿观。(就在孝宗内禅的前一个月才给郭弟弟建节。)

淳熙十六年(1189)五月:保大军节度使(从二品)、提举万寿观、吴兴郡开国公郭师禹特授太尉。(郭师禹亲外甥光宗已经继位)

绍熙三年(1192)六月:郭师禹特授少保。

绍熙五年(1194)十一月七日,诏:安恭皇后亲弟夏执中长男合门宣赞舍人允言应奉日久,特除带御器械,候服阕日,先令额外供职;次男允功、允弼并除合门祗候;女夏氏特封安人,从侄日新、亲属谌大本、女夫杨源并特转一官。(此时宁宗已经继位。)

绍熙五年(1194)十二月:少傅、保大军节度使(从二品)、充万寿观使、郭师禹为少师(正一品)、永宁郡王。

庆元二年(1196)九月:郭师禹太保;十月,太傅、永宁郡王郭师禹致仕。十一月十一日,诏:成穆皇后亲弟故太保永宁郡王郭师禹【可比附吴益、夏执中体例】,长男授特除合门宣赞舍人,次男拓特与带贴职,并候出官祗授。亲侄揄、扬、女夫张沆、从侄抡、操、揆及皇后亲舅之子赵彦梁,并特与转行一官,内选人比类施行。(到了宁宗,亲祖母、原配郭皇后的亲属才能享受和继祖母、妾扶正的继室夏皇后娘家的待遇。)

庆元五年(1199)十月:郭师禹追封广陵郡王。

的确,宋朝吸取了汉朝的经验教训,不让外戚坐大成事。但是,郭皇后的亲属们,得到的待遇却实在太差,就连应该获得了晋封也没有。尤其是她的弟弟郭师禹、郭师元,在宋孝宗时期,官职不过正四品的承宣使。

这是宋孝宗不徇私情吗?显然也不是,因为他的第二任皇后夏氏的亲族都被大加封赏,宋孝宗甚至一口气将夏皇后的亲属十一人同时授官。其中,夏皇后的弟弟夏执中甚至做到了从二品的奉国军节度使之职位。直到郭皇后的儿子、孙子当上皇帝后,郭家经过屡次晋封,才赶上夏皇后家族的地位。

从以上资料就可以看出,宋孝宗看重继室多过原配,哪怕原配为他生育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哪怕继室没有生育,在他心中,还是看重继室,无视原配娘家,提高继室娘家待遇,还嘴上说自己抑制外戚,不是将要内禅绝不会授原配弟弟节钺,好像继室弟弟不是外戚似的,孝宗玩的一手好双标。

宋朝皇帝多数都是看重继室,无视原配,宋太祖太宗兄弟都让继室牌位在原配之上,还有宋高宗、宋宁宗,原配都是小透明,继室享受无上荣光。皇帝对着继室娘家大封特封的时候,哪里还想起早死的原配啊!

巧合吗?

不过是老赵家一脉相承的刻薄寡恩。

成穆郭皇后的女儿永嘉郡主,在绍兴三十二年年纪轻轻便病逝,孝宗当即伤心不已,于是有人建议赵昚惩治医官。然而赵昚却上书说我的女儿自小体弱多病,实在不该再难为医官了……emmmm真是难得的不医闹好家属。后来赵眘即位后追封女儿为嘉国公主。

郭皇后的长子庄文太子赵愭,在为继母成恭夏皇后服丧期间中暑,又遭遇庸医用错药,以至于丧命。而堂堂太子被用错药治死了,居然只是停职流放。

每每翻阅失忆前留下来的手札,看到这两条内容,郭信芳的心里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闷痛。字的样子是手颤抖时写的,纸上泪迹斑驳,有的字弄的漫漶不清了。她似乎……能隐约看到,那个还没有失忆的她,手颤抖不已的记录着这一切,却因为担心什么而不敢放声痛哭,低声啜泣。

从对太医的处置,也能看出孝宗的无能悲催,闺女被太医治死,不敢追究责任还得为太医开脱;寄予厚望的长子,而且还是皇太子也被太医治死,居然也只能追究小虾小米。只因为主治医官是上皇完颜构所倚重的人,所以对太医的惩治才如此反复,活脱脱一个傀儡儿皇帝。

只不过,无形中为医官充当保护伞的赵老九怕也想不到,他以后也要因为太医用错药而一命呜呼,这倒也是自作自受了。

而后世网络发展迅速,不同时代的人,三观不同,看世界的角度也不同。后世大家都在猜测成恭夏皇后是宋孝宗的真爱,而且还一一列举了从史料中找到的证据。虽然夏皇后并没有为宋孝宗生下一男半女,而且做了四年皇后就死了,宋孝宗却对她异常怀念,动不动就要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字悼文,让人相信他是一个痴情男儿。而宋孝宗甚至为了夏氏,将皇后之位整整空虚了十年之久。最终还是太上皇再三催促,宋孝宗才不情不愿地将翟贵妃册立为了皇后。

在郭信芳看来,在宋孝宗心里成恭夏皇后是不是比成穆郭皇后的地位高,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夏皇后年轻貌美,又有一个能干的兄弟,受宠是自然的。而夏皇后未有生育,郭信芳则认为有可能是临安皇宫中的朱砂、水银和白铅,夏皇后本身就体弱多病,以及宋孝宗本人生育能力弱。

至于她穿越的这个老早就撒手人寰的悲催原配,郭信芳从手札中关于郭氏在普安郡王府的记录推测,至少在郭氏活着的时候,她和宋孝宗是比较恩爱的。在古代礼教下一个正常男子也许未必喜欢元配,但敬重是一定有的,而且有一定门户的女子教育也不会差,日久生情也未可知。如果二人真的没有感情,宋孝宗会不纳妾,让郭氏接二连三地生下孩子?难不成全是做恨?难不成郭家势力比皇家还大,压着宋孝宗不准他娶小老婆?只可惜郭氏命短,人走茶凉。

有人说是完颜构就不抬举原配宪节邢皇后的娘家人,孝宗作为养子,他同样不敢抬举郭皇后的族人。再说也是权衡之术。抬举原配娘家人将来会让太子难做,而继后是养父所赐,不能生育多半是有所牺牲,应该补偿。

因为继室没儿子,不存在外戚夺权问题;原配有儿子,原配儿子封太子做皇帝,所以原配娘家要打压?!

还有,成肃谢皇后之所以得宠,是因为她长得很像成穆郭皇后……这些事虽然断章取义甚至没根没据,但郭信芳心里不可能不犯嘀咕,而且,她从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人心。

也正是因为以上原因,郭信芳对她极可能是历史上宋孝宗原配成穆郭皇后的身份很不满意,毕竟亲族被遗忘,老公渣男又双标,儿女死的冤,唯一活得长的独苗娶了个坏女自己也疯了,她要是高兴才怪。

不过,现在想的远了些。郭信芳深知,历史并非儿戏,更非她可以随意操控的棋局。即便她拥有现代的知识和眼界,但在如今这个封建时代,她依然只能顺应潮流,小心翼翼地前行。

而到了三岁被祖父亲自启蒙,那一刻,她才领悟到这个她所身处的宋朝,与历史上那个风雨飘摇的南宋,有着天壤之别。

康王赵玖废昏君临危受命登基,坚定抗金不动摇,国朝武将地位回升,汴京之围已解,并无靖康之耻,衣冠南渡。没有靖康之耻的屈辱,没有衣冠南渡的悲壮,只有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震惊过后郭信芳却是松了一口气,毕竟最初知道自己是成穆皇后郭氏的时候,她可是无比担心,因为她知道自己后来的命运,她是真的不想再重蹈覆辙,做生育工具人,年纪轻轻就没了。但是绍兴十二年正月她也才十六周岁,未成年人什么也做不成!除非提前一年想办法救岳飞,把完颜构和秦老狗弄死!她天天想啊想,甚至做了一系列的计划,然而搞清楚现实后却明白这计划是用不上了。

毕竟赵玖这个名字太耳熟了,郭信芳觉着她这嘴怕不是开了光。即使现在的她没法接触政事,但是却明白这小子比完颜构这个历史萎人更靠谱。毕竟栓条狗在龙椅上都比宋高宗强,更何况一个从小到大都生长在红旗下的爱国青年?

虽然老熟人过继收养了未来的宋孝宗,但郭信芳却并不担心。郭家这样的二三流老牌将门早已经是过去式,如今是岳飞韩世忠等人的时代。而且看这架势,赵玖是把孝宗当亲儿子养,那么以赵玖的安排,孝宗的后妃之选,自然会倾向于那些与他并肩作战、同甘共苦的帅臣之女。她就不必担心,自己会如历史上的成穆郭皇后那样因为生育频繁而英年早逝了。

很好,既然现在的自己大概率摆脱了早死的命运,那么这辈子怎么也要活个够本,所以首要的就是要有个好的身体!

如今穿越老乡在朝堂上大刀阔斧的推行女科女举,并提拔女子为官,而那历史上的宪圣吴皇后,如今也位列女官之中。有一便有二,既然朝廷已经有了女官员,那么为何不能有女军医呢?郭信芳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真的希望,自己能够重新驰骋疆场。

那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只有最简单、最原始的杀戮与征服。那里,才是她最向往的归宿。

其实郭信芳觉得,当初她参军入伍纯粹是件阴差阳错的事。当时正是她大学本科最后一学年,跟着导师下到医院实习,治病救人。直到那个看起来意外到了极点的意外,以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方式,把她的人生,生生推向另一个走向。

那时恰逢云南边境一伙贩毒分子流窜到当地,刑警队特警队配合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展开行动。尽管逮捕过程异常艰辛,尽管贩毒分子阴险狡诈,尽管有几名同志牺牲,尽管面临诸多意外,当他们把整个贩毒团伙连根拔起时,一切尽管都是值得的。

就在这皆大欢喜的时刻,意外发生了,那个落网的毒枭头目突然自残,而郭信芳在给他包扎的时候成了人质。

午夜梦回,郭信芳常常会亲身经历当时的惊险的场景。毒枭左手攥着医用剪刀顶到了她的动脉,右臂紧紧地扼住了她的脖子,挟持着她随着他步步逼近窗边,与解放军特种兵和警察进行谈判。毒枭情绪非常激动,张狂地叫嚣着,要求用一架直升机送他出境,试图以此逃避法律的制裁。

而郭信芳也没有错过,在第一次看到她的脸时,无论是那个叫林一飞①的贩毒头子,还是那些特种兵里面其中一个带两拐军衔的兵——也是后来在她进入特战旅后的生死搭档,眼中一闪而过的,或惊愕或呆滞的神色。

然而,郭信芳并非那种会轻易自恋的人,她深知,他们那一刹那的失神,绝非是因为她那张漂亮的脸蛋。在她看来,真正的原因或许更加深远,更加扑朔迷离。她失去的那段记忆,如同一把神秘的钥匙,可能正是解开这一切的关键。

当时虽然自身被挟制住,脖子也被剪刀尖划出了伤痕,但郭信芳本人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娇小姐。她出身武术世家,祖辈习武,世代报国。虽然在家是被千娇万宠的小公主,且父母从南疆②回来后便一直反对她参军,只立志将她培养成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但郭信芳也是从小就在父亲和祖父的指导下训练,枪械、刺杀、格斗、拳击,一样不落。

因此,面对生命威胁,郭信芳的内心并未慌乱。她抬起右脚跺下去,皮鞋的跟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