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绍宋之一世长安 > 第17章 一世长安(15)

第17章 一世长安(1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玖等人与郭信芳道别,离开饮子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夕阳已悄然西下,将天空染成了一片温暖而迷人的橙红。马车在青石铺就的官道上缓缓行进,马蹄踏在石块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与车厢内略显凝重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玖轻轻将赵瑗拢在怀里,让儿子稚嫩的身躯紧紧贴着自己,心中五味杂陈。在这九百年前的世界,竟有幸遇到与自己同一个来处的盟友,这固然是意外之喜。但,他瞥了一眼身旁的赵瑗,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忧虑。

儿子一直念念不忘的那个人,原本那个温柔贤淑的妻子,如今内里已是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他担心儿子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更担心将来未来儿子的婚事会因此更加一波三折。

虽然这一次,宋朝的情况比梦境中要更好,但未知的永远是最可怕的。老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还是要还的。即使赵玖靠着穿越者的先知先觉,成功避免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与建炎南渡,他却深知,未来他们必然因为历史的改变而要付出代价了。

而在这个陌生的宋朝,赵瑗将要面对很多未知的挑战和困境,他将要面临的形势,将会比前世更复杂,可能也更危险。

赵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他想将这一切的真相对儿子和盘托出,让他做好准备面对这即将到来的风暴。然而,话到嘴边,他又犹豫了。他害怕真相会给赵瑗带来更大的伤害,更害怕自己的坦白会引出更多的麻烦。

随着马车的颠簸,赵玖的思绪如同乱线般缠绕,车厢内的气氛愈发显得微妙。终于,他像想通了一样,唯恐不说又会节外生枝。

赵玖知道,有些事情迟早要面对,与其让儿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得知事实真相后彻底因为接受不能而出事,不如让他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有了这次的经验教训,今后他就能知道如何去处理类似的事情。

“瑗宝儿,其实……”赵玖的话未说完,就被赵瑗打断,孩子的声音里带着些许哽咽,更多的却是感激。

“爹爹,谢谢您,让儿得以再度与芳……郭姐姐重逢。”

赵玖愣住了,可儿子坚定的眼神让他暂时选择了沉默。

“不瞒您说,郭姐姐,她就是儿前世的结发妻子。她的眼神气质,她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与我记忆中的她一模一样,儿绝不会认错。”

此话如同一道惊雷,原本垂首侍坐于赵玖身侧的杨沂中也抬起了头。

君臣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震惊。

赵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深知赵瑗的性格,如今还是个不到六岁的孩子,虽然有时候爱耍小性子,但从不说谎,对于前世的事情,他很少向任何人提起,但此刻却如此坚定地说出这样的话。

“瑗宝儿,你……”赵玖的声音有些颤抖,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回应这突如其来的消息。

“爹爹,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虽然我不知道郭姐姐是怎么了,但我真的能确认,郭姐姐她,真的就是我前世的妻子。”赵瑗目不斜视,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前世她去世后,一定是转世到了您来时的那个地方。她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忘却了在宋朝时的一切,但我却不会认错她的。”

不论是赵玖还是杨沂中,他们看着赵瑗那毫不动摇的眼神,心中不禁开始怀疑:难道这真的是前世的缘分吗?

赵瑗顿了顿,继续说道:“她高兴的时候,总会先摸一下下巴;她趴在桌子上睡觉时,总是喜欢枕着左手;她喜好美食,钟爱一切牛乳制的糕点与茶饮;她捏着汤匙食冰时,小手指总会不自觉地翘起来……这一切的一切,都与我记忆中的她如出一辙。虽然如今她的言行举止与前世大为不同,可是不管她再怎么变,我还是能看出,她还是她。”

赵玖听后,心中如波涛汹涌。他深知赵瑗并非无理取闹的孩子,他能说出这番话来,定是心中有了十足的把握。

这不禁让赵玖开始重新审视起郭信芳来,难道她真的是赵瑗前世的妻子,离世后忘却前尘转世到了二十一世纪,再因为某种机缘回到了宋朝?

“梦境,是因果轮回的交织,是连接平行宇宙的纽带。”

赵玖想起了郭信芳曾经的话语。在那个遥远而和平的九百年后,他们初次相见时,她就以这样的言论,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起初,赵玖以为这位女医生是否有着与他相似的经历,或是知晓某种超越常人理解的秘密,总归不是故弄玄虚。然而结合后事,他这才明白,这些话语并非郭信芳的有意为之,这可能是她内心深处的一种直觉和感悟,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一语成谶。

赵玖沉默片刻,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深深叹了口气,缓缓开口:“瑗宝儿,你所说的这些,爹爹都深信不疑,也会铭记在心。但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不能让这些秘密泄露出去,尤其是关于郭家小娘子的身份,更需守口如瓶,以免为大家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赵玖的话让赵瑗陷入了沉思,孩子虽小,却懂得父亲的担忧和教诲。他轻轻点了点头,“爹爹,儿明白了。我会守好这个秘密,不让它伤害到任何人。”

然而,他突然又想起了什么,眼神中闪过一抹好奇与探究,“爹爹,您能告诉我吗,芳儿……我是说郭姐姐,在您那里,她究竟……是什么人?”对爱妻的身份,赵瑗虽然早已有所猜测,,但他仍渴望得到明确的答案。

杨沂中也在一旁屏息凝神,对这个问题同样充满了兴趣。毕竟以官家对郭家小娘子的态度,如果她真的与小太子有着前世之缘,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我们的烈士,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赵玖并没有吝啬,“这样说吧,她牺牲前,曾经在一支如岳家军那般英勇的军队服役;而她本人,更是如同背嵬军那般,是那支军队中最精锐、最出色的将士。”

赵玖话一出口,赵瑗与杨沂中一下子就呆住了。

虽然这个结论大家心中都隐隐猜到了,但赵玖这样明确的答复,每个人心头都好似沉甸甸压了块巨石。

“……烈士?岳家军……背嵬军……”赵瑗口中呢喃,每一个字眼都如重锤击心,让他无法置信。

“是的。”赵玖脸色沉重。一旁的杨沂中则保持着沉默,他的眼中同样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心中亦不禁对郭信芳刮目相看,他暗道难怪官家对郭小娘子如此器重,原来她竟然有这样的背景真是让人意料不到。

前世的赵瑗对于岳家军的感受,则源自于金军的那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中兴四将当中,岳飞是最优秀的将领;而背嵬军,则是岳家军的绝对精锐。这支军队战无不胜,极富盛名。背嵬军的战术齐全,打仗的时候出神入化,懂得变通,敌人听到背嵬军的名号都闻风丧胆。当时韩世忠和岳飞都组建了背嵬军,但从战绩来看,岳飞的背嵬军显然更胜一筹。

而岳飞背嵬军的选拔极为严苛,与鱼龙混杂的禁军不同,背嵬军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全部都是从岳家军优胜劣汰、精中取锐之选,入军后还要经过十分残酷的训练。而且岳飞带出来的背嵬军军纪严明,他不允许背嵬军在平时训练的时候有丝毫的懈怠。有一次,岳云在训练中驾驶战马跌倒,都险些被岳飞推出斩首,由于训练严格、军纪严明,作为岳家军的特种部队,背嵬军几乎是无坚不摧。

然而随着岳飞本人被“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身死,背嵬军也就被赵构和秦桧这对一心求和的昏君奸臣拆分成了十几支互不隶属的军队,从此背嵬军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里。至绍兴三十二年十二月,背嵬军号罢。就这样,这支用鲜血保家卫国,从未尝败绩的军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所以背嵬军在赵瑗心中,就如同一个不灭的神话,是他们这些宋朝子民心中的骄傲和信仰。如今,当他得知自己心爱的发妻,竟然在父亲来时的那个地方中,曾是那支如背嵬军那般传奇军队中的一员,他心中的震撼和激动难以言表。

赵瑗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他无法想象,自己心爱的妻子,那善良温婉的人儿,竟然有着如此英勇无畏的一面,同时亦成为了一位如此备受尊敬的存在。这一刻,他对郭信芳的感情更加深沉与坚定。

他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试图从赵玖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

“那么,她究竟是如何……”赵瑗的声音有些哽咽,他不知道该如何问出口。

“我也不清楚详情。”赵玖摇了摇头,“只知道她最终牺牲了。”

“是在战争中吗?”赵瑗急切地问。

“不,那时候战争早已经结束了。”赵玖缓缓摇头,“我想,她应该是在一次军事行动中不幸牺牲的。”

他长叹一声,仿佛要将心中的沉重都释放出来:“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为何说军人从来就没有和平时期。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听闻此言,赵瑗的鼻尖瞬间泛起一阵酸楚,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他硬是咬牙忍住,不让它们滑落。

前世赵瑗的处境可谓说是孤立无援,虽然人尽皆知,养母张姐姐去世,他与赵璩被吴娘娘一同抚养,一视同仁。但在绍兴十二年,张姐姐去世后的第二天,他便出外第,六日即封普安郡王,自有府第,吴皇后并养二子之说,自然是无稽之谈。自然而然的,圣人待他不过面子情,在绍兴三十年尘埃落定之前,她一直在为自己的养子赵璩争取,意图取代他在人渣养父赵构心中的地位。

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开始关注起时局的变化,有时也不免发表一些看法,由此逐渐卷入政治漩涡中,尤其是同秦桧的关系十分紧张,又多了一个敌人。赵构注意到了这种情况,自然乐见赵瑗成为他与秦桧抗衡的棋子,使得赵瑗的日子更加艰难。

再加上养母去世,嫡母立场不明,养父态度暧昧,彼时秦桧独相,岳飞被害,赵鼎被贬,外廷中也无人能为他发声。以至于他不但要时刻小心自身安危,还得防着其他人对自己的妻儿下手。

前世他与芳儿早早成婚,身边却无长辈庇护。养父和嫡母且不说,他的亲生父母远在秀州有心无力,芳儿那边郭家也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因此那些年,他们两人相依为命,相互扶持,才勉强度过了那段最为艰难的时光。也正因为这样的经历,他与发妻感情深厚,几乎人人都知道他待妻子非比寻常。

然而……

赵瑗紧闭双眼,心中充满了悔恨。

他那时真的太年轻,太天真,也太愚蠢了。他就像是个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一般,太不谨慎了,在满是血雨腥风的临安城中横冲直撞,不知收敛,好几次都险些丢了性命。

更糟糕的是,他还将危险带回了家中,连累了妻子儿女。

而在那些岁月里,芳儿总是默默地为他撑起一片天空,她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她从来都是默默地站在他的身后,给予他无尽的支持与温暖。

想过这些,再加上父亲方才感慨的“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赵瑗心中充满了对郭信芳的思念和愧疚,他心疼爱妻当年的负累,也气怨自己从前的冲动莽撞。他希望能为妻子做些什么,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

此刻的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来到她的面前,然后,紧紧地抱住她。

“爹爹,恳请您下旨决断。”赵瑗突然抬头起身,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向赵玖拱手,“臣恳请陛下效法昔年宣仁皇后鞠于宫中之事,将郭氏赐予我为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